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电影音乐解读女性影像的变迁
作者: 张海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读   音乐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电影音乐这个视角,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银幕女性形象进行了解读,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银幕女性形象经历了从"战士"到"欲女"到"情人"的转变。
解构与建构:冰心笔下女性主义形象解读
作者: 王军   邹安琪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女性形象   解构与建构   解读  
描述: 女性形象,不但有助于寻觅中国女性文学自己的传统,重铸女性的文学历史,而且能更好的解读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
作者: 朴明珠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解读   女性主义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简·爱》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简·爱凭借其独立自主、提倡平等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在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与魅力。而从女性主义视角对简·爱进行分析和审视更加有助于我们对于整部小说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从简·爱女性意识的萌发谈起,再到简·爱女性意识的逐渐发展过程,此外也论述了简·爱的女性意识的局限性,以期从多个角度对简·爱加以分析和理解。
解读伊丽莎的三重身份:妻子、女老板、母亲:《天使望故乡》人物分析
作者: 郑军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乡   菲茨杰拉德   悲剧形象   母亲   沃尔夫   解读   长篇小说   房地产   天使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1],只可惜的是沃尔夫英年早逝,令人扼腕[2]。伊丽莎作为甘特的妻子、房地产女老板和6个孩子的母亲,是小说主要人物之一,其事迹贯穿作品始终。在众多的女性人物中处于绝对的"女一号"地位,是作者着重刻画的形象。本文拟通过剖析伊丽莎的三重身份解读其悲剧形象。
是死亡也是重生:解读《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死亡
作者: 王姝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现代作家   觉醒   解读   死亡   作品   埃德娜   凯特·肖邦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的《觉醒》发表于1899年。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遭受到了很多批评,早期的一些评论家认为作品的名字"觉醒"简直就是讽刺,并且谴责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不可救赎的、不道德的怪物。可是后来的一些现代作家确把它视为珍宝,它成为女性主义作品的先锋。
沉默的女性、自然和少数族裔:生态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喜福会》解读
作者: 云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福会   少数族裔   谭恩美   母亲   解读   婚姻   生态女权主义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生态批评  
描述: 谭恩美的名作《喜福会》自1989年出版后好评如潮,当年就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排名9个月,共销出27万5千多册,先后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小说描写了四位性格、命运迥异的中国女性在动荡岁月里遭受封建社会压制产生的婚姻悲剧,以及她们各自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
对《十日谈》中女性形象的深层解读
作者: 蒋智敏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伽丘   十日谈   女性角色   解读   中世纪文学   爱情故事   中世纪晚期   女性形象   西方文学史   男权主义  
描述: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非常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审美韵味在中世纪文学长廊乃至西方文学史中都无与伦比。《十日谈》中的女性形象大都年轻、美丽,纯洁且富有独立反抗精神和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读者在品读这部文学著作时,都能体会到当中那种清新醉人的情感。而中世纪晚
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张爱玲小说的解读
作者: 曹洁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眼光   曹七巧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   女性主义视角   解读   写作心理   女性形象   胡兰成  
描述: 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坛中的一朵奇葩,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女性细腻的写作心理和艺术魔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张爱玲凭借着女性敏锐的眼光,用犀利的文笔创作着自己的作品,她塑造一个个鲜活的惟妙惟肖的女性形象在文学界独树一帜。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大都从自己独特的女性眼光入手,来向读者描述自
《红字》的深层解读
作者: 马兰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霍桑   海丝特   宗教信仰   解读   红字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社会问题  
描述: 《红字》是美国著名作家霍桑于185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将19世纪美国复杂的社会问题揭露出来。在这部作品中,霍桑把自己对于爱情、宗教信仰、女性意识等问题的观点都蕴含在小说之中。《红字》成功塑造了海丝特这一女性形象。她以自己的方式捍
解读《红楼梦》三章
作者: 刘晓波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红楼梦   内心   悲剧人物   尤三姐   解读   环境   尤二姐   曹雪芹   女性形象  
描述: 晓风残月何似剑——解读《红楼梦》人物之尤三姐晓风、残月,自是极至的人间美景,然而,在曹雪芹的笔下竟是另一番境界和寓意。一个人的处境即使有与生俱来的优越和保障,生命最终也会随风而逝,普通人的命运哪一个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