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萧红在《生死场》中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消解
作者: 许丹丹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解   《生死场》   批判   萧红   男权中心文化  
描述: 中国的男权中心制度不仅是女界所要批判与消解的目标,它也严重地压抑与窒息着女性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萧红在她的小说<生死场>中通过对农村一系列苦难女性形象的描写及各类愚夫形象的塑造,鲜明真实地展现了男权中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同时也有力地批判与消解了男权中心文化.
萧红小说的女性写作姿态
作者: 张艺芬   来源: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民性   批判   萧红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萧红的作品里,既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也有一个个萎缩、自私的男性形象;既有对封建男权社会的猛烈批判,也有对国民性的深刻揭示.从而阐释了萧红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思考.
萧红作品女性形象之探讨
作者: 苗祎   来源: 克山师专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正直善良   萧红   坚强挣扎   女性   愚昧残忍  
描述: 农村的贫穷妇女是父权社会与传统观念的受害者,但又是不自觉地维护父权制度与传统观念的害人者。要想唤起她们的觉醒,就必须唤醒她们的解放意识、主体意识、价值意识;要从根本上改变她们屈辱、不公平的命运,就必须革除腐朽的传统意识。
从激情燃烧岁月观《黄金时代》女性视野
作者: 赵万斌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写镜头   许鞍华   萧红   《黄金时代》   女性视野  
描述: 。一个镜头的顺序改变,塑造和丰满了女性视野中,坚韧不拔的个性。帮助观众解读著名女作家萧红;也从影片外,解读导演和她的艺术魅力,从而震撼于导演在影片中,逆向剪接带来的无限遐想和张力。
何处是归程:《生死场》金枝的女性生命救赎意识解读
作者: 张丽军   姜现甲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救赎   《生死场》   萧红   金枝  
描述: 金枝是萧红《生死场》中的人物形象。从金枝的爱情婚姻生活到哈尔滨谋生,再到含泪回乡,最后出家,我们发现萧红在描绘金枝的人生之路中隐喻着她观照女性的生命编码。离乡,进城,返乡,爱情,宗教,不仅是现代文学
关于死亡的女性书写——《生死场》与《生死十日谈》比较研究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惠芬   《生死场》   死亡   萧红   《生死十日谈》  
描述: 萧红的《生死场》与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是相隔近百年东北女作家表现东北乡村生死主题的两部小说。两部小说的异同展现出东北农村近百年所经历的社会历史变革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境遇和精神世界的变化;而在文本中体
萧红与张爱玲作品中的创作比较研究
作者: 曾守群   来源: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   作品比较   萧红   创作思想  
描述: 张爱玲与萧红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孕育的两个“精神之子”,她们是两个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家,但其文学作品又具有相同的悲凉意蕴,笔触细腻而敏感,她们以相似的人生经历为创作基调,从边缘的现代文学视角创作了文学史
萧红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单元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萧红   下层妇女  
描述: 萧红是 2 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与冰心、丁玲、张爱玲等作家相比 ,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主要表现为三点 :第一 ,没有局限于知识女性的狭窄视野 ,避免陷入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误区
试论萧红文学世界的空间艺术
作者: 张蜜   贺江   来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故乡   后花园     萧红  
描述: 萧红的文学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故乡"、"家"和"后花园"是其空间意识的三个方面.萧红的空间意识一方面来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还受到中国古诗和绘画的影响.萧红用空间意识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她的文学世界又扩大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空间.
辗转在“漂”与“游”之间的精神独行者——漂泊意识对萧红小说创作的影响及其形成动因
作者: 李军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   漂泊与漂泊意识   萧红   成因   小说  
描述: 纵观萧红的一生,漂泊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漂泊感也就成了她终生化解不开的情结。由此产生的漂泊意识浸润在她众多的作品中,成为她表现生活的独特视角,因而成就了萧红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乃至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
< 1 2 3 ... 9 10 11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