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我实现】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两位女性迥异的自我实现之旅——简·爱与斯佳丽之比较
-
作者:
胡新
来源: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比较
纯粹的反叛者
假扮的屈服者
-
描述:
认识到:简·爱只能假扮成一个屈服者,而斯佳丽则注定要成为一个纯粹的反叛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陈述对简·爱作为假扮的屈服者和斯佳丽作为纯粹的反叛者的不同定位.2)通过比较她们不同的自我实现的人
-
从双性同体视角解析《纯真年代》
-
作者:
刘莹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双性同体
老纽约
新女性
-
描述:
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奴隶制度的废除,美国经济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然而,美国在习俗、文化等方面仍然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老纽约人”的社会背景就是对美国的一个真实写照。虽然老纽约的经济发展飞速,妇女的低位却仍然处于较低的位置。妇女所扮演的传统角色也已经深入到她们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中。她们本身也接受这种地位。与此同时,传统的婚姻道德规范也阻碍了妇女寻求自身的解放。看似文明礼貌的社会交际实际上是把妇女困在家庭这个“牢笼”中。因此,当面对这种在传统父权意识下形成的压迫时,一些进步女性就开始深入
-
自我探索,自我实现与自我迷失-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恋爱中的女人》
-
作者:
万娥荣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自我迷失
自我探索
《恋爱中的女人》
-
描述:
《恋爱中的女人》是劳伦斯自己最喜欢的小说。小说描写厄秀拉和她的妹妹古娟的爱情经历。厄秀拉爱上了学校的督察员伯金,古娟则与年轻的煤矿主杰拉尔德热恋。但生活使两对恋人的爱情出现了相反的结局:古娟与杰拉尔德由于观念的差异,以失败告终,最后杰拉尔德冻死在阿尔卑斯山雪地里;厄秀拉和伯金则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劳伦斯企图通过这两对爱情的不同结果,来探索在高度工业化的文明社会里,在人与人之间出现了种种障碍的同时,是否有建立完善关系的可能性。女性主义者却从小说中看到了劳伦斯男权意识的膨胀。这部小说创作于一战期间,一战的爆发使
-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解读《伸子》
-
作者:
李明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社会性别
伸子
恋爱结婚
-
描述:
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当时传统家庭束缚下伸子所表现出的新女性的形象。第一章,首先对社会性别的概念,社会性别论,与社会性别有关的关键词以及社会性别与女权主义批评的关系等作了大体的介绍,以作为本论
-
从妻子之死看肖邦作品中妻子形象演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
作者:
陈梅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实现
自我意识
女性主义文体学
-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诞生于塞瑞·米尔斯的《女性主义文体学》(1995),旨在培育读者能够意识到并理解文本对性别差异的揭示,为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研究文本中的性别歧视,细致分析文本具体如何与性别有关,而且还讨论作者怎样选用特定方式刻画出性别差异。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塑造的女性形象备受评论家青睐,而妻子形象在她整个作品中的演绎则被关注不多。受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肖邦在作品中深入探讨妻子的生活和真实内心世界。她在不同的时期先后创作了《黛西蕾的婴孩》《一小时的故事》和《觉醒》,故事中的三
-
张欣与林真理子笔下的职业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李斗斗
来源:
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职业女性形象
林真理子
张欣
婚恋
-
描述:
自我实现的途径上,张欣让女性通过回归传统女性的坚忍、宽容、顺从等美德来求得自我的实现,而林真理子则让女性认识到只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凌灵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想
自我实现
传统观念
社会转型
新女性
-
描述:
西奥多.德莱赛的处女作《嘉莉妹妹》是美国现代文学最有历史意义的著作之一。坚持梦想,自我实现,独立性,保持传统观念是嘉莉这类新女性的个性,从中可以探究美国底层阶级的女性如何在当时的大环境中适者生存。
-
沉沦中的救赎——《青春甜蜜鸟》中普林塞丝的异化与自我实现
-
作者:
蒋贤萍
来源: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青春甜蜜鸟》
普林塞丝
田纳西·威廉斯
异化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以细腻而委婉的笔触描绘了许多孤独、失意的南方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精神的失落与内心的迷惘。文章以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剧作《青春甜蜜鸟》为研究文本,以异化概念作为理论依托,通过普林塞丝梦想的断裂以及身体的沉沦,阐释南方女性所遭遇的自我异化的悲剧性命运,追溯其在爱与艺术的感召下超越异化、实现自我并最终获得救赎的心路历程。
-
反“约拿情节”:《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实现之路
-
作者:
郜益珊
郑燕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赫斯顿
约拿情节
《他们眼望上苍》
需求层次
-
描述:
在其半自传体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黑人女性形象———珍妮,她历经三次不幸的婚姻,仍不断地在各种需求层次中寻求自我;她敢于挑战命运,突破其被压迫的双重身份,最终实现自我。
-
A.S.拜厄特对《占有》与《天使与昆虫》中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文主义再现
-
作者:
杨莉莉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A.S.拜厄特
人文关怀
信仰危机
生活抉择
-
描述:
A.S.拜厄特对重述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尤以维多利亚历史最为显著。她的成名作《占有》以及另一部小说《天使与昆虫》将拜厄特的这一情结表露无遗。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琳达·哈钦的历史编撰体元小说理论出发,结合拜厄特本人的专著《论历史与故事》和《心灵的激情》,着眼于作者在《占有》和《天使与昆虫》两部小说中对维多利亚社会极富人文关怀的重构。本文尝试分三章论述拜厄特对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构。第一章“信仰的再现:宗教和科学”重点阐述十九世纪《物种起源》的发表所导致的宗教与科学的碰撞。当宗教受到科学的猛烈撞击时,拜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