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种族】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种族与性别:《他们眼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追寻
-
作者:
商晔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种族
性别
-
描述:
赫斯顿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主人公珍妮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黑人新女性形象.本文从种族与性别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珍妮通过三次婚姻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
-
何处是归途:解析《紫色》中的女性形象系列
-
作者:
刘稳妮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自由
种族
性别
-
描述: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创作的反映黑人女性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个性分明的黑人女性形象,寻求黑人妇女的解放之路。本文通过对几个黑人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如何才能让妇女突破阶级、性别、种族的压迫,获得的个体的完满与自足。
-
美国黑人文学改编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袁劲松
李芳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放
黑人文学
种族
女性主义
-
描述:
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尖锐的批判。与此同时,电影中对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传统形象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以个性化的黑人女性形象凸显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并由此来探讨黑人女性自我解放和自我身份构建之路。
-
种族与性别: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喜福会》解读
-
作者:
麻淑涛
高卫红
来源: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种族
女性主义
男权制
-
描述:
谭恩美借其独特的美国华裔女性身份,通过《喜福会》展现了第一代华裔女性在中国封建男权制下所遭受的残酷压迫,从而对男权制进行了颠覆;又通过对第二代华裔女性形象塑造,以揭示她们在异国所遭受的种族、性别双重
-
接受美学视野中对《华女阿五》的多角度解读
-
作者:
章燕
陈爱敏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阶级
《华女阿五》
种族
-
描述:
文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从种族、文化、阶级三个角度对围绕《华女阿五》的争论进行客观解读。指出作者黄玉雪塑造的通过个人奋斗获得美国主流社会认可的华裔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国文化,但评论界不少人认为她把具有多样性的华裔形象模式化了。文章就此争论进行了全方位的总结,并尝试给出客观的解读。
-
《月饼刁妞的复仇》中美国华裔女性的反叛形象
-
作者:
谭晓薇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叛形象
美国华裔女性
种族
-
描述:
陈美玲(Marilyn Chin)是美国华裔知名后现代诗人、小说家,被称为“狐仙诗人”,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女权主义者。她的作品多关注社会问题,特别是美国华裔女性生存状态及种族、性别身份问题
-
种族、性别和后现代主义——由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女性形象说起
-
作者:
李艾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后现代主义
种族
南方女性
性别
-
描述:
威廉·福克纳采用后现代主义手法解构了南方贵族主流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塑造了有着浓厚地方性与历史性特征的南方女性形象,深刻揭露了南方的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强烈谴责了南方清教思想对妇女的摧残.他不但是一位
-
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
-
作者:
唐红梅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沃克
种族
文学研究
性别
-
描述:
本论文以美国当代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围绕两位作家作品中黑人女性形象的身份认同,来积极阐释她们作品中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本论文采用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立场,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以时间和空间为轴线,分析了两位作家笔... >> 详细
-
女性形象的多元化发展——杂志广告中女性角色的种族和职业特征
-
作者:
郭木笛
来源:
新媒体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职业
杂志广告
多元化
女性形象
种族
-
描述:
在杂志广告中,女性多被表现以姣好的容貌和完美的曲线,相对忽视表达了其社会属性。在当今由于女性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特别是在广告中女性的种族和职业特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西方的模特在表现形式上具有
-
羊脂球和李香君形象的差异性分析——从丹纳的三要素决定论出发
-
作者:
张家玮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羊脂球
李香君
环境
种族
差异
-
描述:
的三要素(种族、环境、时代)决定论来分析《羊脂球》和《桃花扇》中的这两个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她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