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存还是毁灭——试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白先勇《谪仙记》与福克纳《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作者: 陈枫艳   来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爱米丽   父权文化   白先勇   李彤   主体意识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两位风格接近的作家白先勇和福克纳的两篇短篇小说,这两位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其相似之处,揭示出中西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对父权文化的反抗。由于父权文化根深蒂固,这种“被迫”的、“不自觉”的反抗往往难以逃脱悲剧性的命运。与此同时,这种反抗也打破了父权文化不可动摇的神话。
栖居在福克纳玫瑰花园中的女性:兼论福克纳人物塑造的存在主义倾向
作者: 尹志慧   刘海林   来源: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欺   超越   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自由   《莱巴嫩的玫瑰花》  
描述: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和《莱巴嫩的玫瑰花》是福克纳创作巅峰时期的两个短篇。它们不约而同地诉说着一个试图超越自我、以摆脱自在地位对自为冲动的束缚,从而努力实现意识选择的绝对自由,但受到外部世界
探索福克纳的创作潜动机——解读《喧哗与骚动》
作者: 王智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意识   荒原情结   福克纳   神经症人格   时空意识   自主情结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威廉·福克纳是享誉世界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他集现代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于一身,深刻而全面地探索了美国旧南方解体的根源;揭示了处在历史性变革中的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精神
莫言与福克纳家族系列中女性形象对比分析:以红高梁家族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为例
作者: 李溱   屈琼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族系   家族   福克纳   莫言   民间文学传统   对比分析   世系   女性形象  
描述: 一、引言 从莫言和福克纳的作品里,读者可以看到这两位不同地域的作家在他们的艺术道路上却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热爱文学并热衷于文学创作的两个乡土作家,他们小时候都深受民间故事的熏陶,可以说。他们的少年时代都是在民间文学传统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创作艺术上,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从爱情角度剖析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类型
作者: 吴艳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克纳   爱米丽   爱情   女性命运   小说家   作品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女性人物   交际活动  
描述: 福克纳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发表了近百篇短篇小说和19篇长篇小说,小说对女性人物的塑造表明了他对妇女命运的深度关注,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仅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烧马棚》
作者: 刘慧玫   来源: 新课程(教研)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福克纳   他者   美国南方文学   女性角色   女性主义视角   代表作家   女性形象   男性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79-1963)是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六百多个人物,其中有诸多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从福克纳所塑造的不同女性角色来看,他是个
写作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较量——苏童访谈录
作者: 苏童   姜广平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作家   洗衣机   福克纳   苏童   离心力   虚与实   写作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作家应该是洗衣机里的一个滚筒,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它不停地滚动。那景象其实很乱。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作家离生活可能很近也可能很远。但可以这样说,因滚动而产生的水滴造成了很多小说。作家与小说的关系,大概可以看成是滚筒与水波运作的关系。
读书
作者: 冯积岐   来源: 延河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福克纳   小说创作   现代主义作家   契诃夫   读书   作品   海明威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1读书的过程是喜新厌旧的过程。有一段时期,我喜欢上了张爱玲。张爱玲飞奔的想象把我带到一个遥远的地方,使我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着渴望。只有张爱玲那样的作家才会从一双鞋子、一只钮
《等待》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杨丽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待   作家   福克纳   孔林   人物分析   美国华裔   传统美德   封建思想   小人物   小说  
描述: 《等待》是美国华裔作家哈金的一部极有影响力的作品。小说一经问世即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媒体的高度赞誉。哈金也凭借此部小说创下了一个先例:他成为唯一以一本书先后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的作家。哈金完全摆脱
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心理美学研究
作者: 朱振武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美学   文学人类学   文学心理学   福克纳   小说创作   社会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   文艺发生学  
描述: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文学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入手,结合心理美学、文学人类学和文艺发生学,对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发生、其隐含形式和内在机制进行心理上的跟踪,对其创作模式进行美学上的探讨,对其作品取得巨大成功
< 1 2 3 ...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