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祥林嫂】搜索到相关结果 68 条
-
女性:弱势的群体——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
-
作者:
段小莉
来源: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祥林嫂
弱势群体
爱姑
-
描述:
通过对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形象进行评析,认为:祥林嫂是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最弱者,爱姑是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抗争者,子君是女性弱势群体中闪光一时的弱者。她们被强大的“杀人团”所包围,同时由于自身
-
从祥林嫂和水生嫂看中国女性命运的变迁
-
作者:
吴柳岸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生嫂
变迁
祥林嫂
命运
中国女性
-
描述: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祝福》中女主人公,水生嫂是孙犁《荷花淀》中的女主人公,他们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女性形象,并且都是旧中国的女性形象,他们身上有着显而易见的相同之处。不过联系两部名作的具体内容,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的是两个女性命运的截然不同:祥林嫂是一个不幸的女人;而水生嫂可以说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
论祥林嫂与美狄亚的异同
-
作者:
吴泽平
宋向红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异同
祥林嫂
社会历史原因
男女平等
美狄亚
-
描述:
祥林嫂和美狄亚是中外文学史上两个著名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同,但她们的生存困境等却是十分相似。通过对祥林嫂和美狄亚相同点:地位低贱、自尊心强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对不同点:反抗方式、宗教色彩等的比较,探索社会历史原因进而呼吁男女平等。
-
历史视域下的人性书写:以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为例
-
作者:
刘元玉
王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祥林嫂
人性
鲁迅
严歌苓
-
描述:
葡萄。在这里,我们同样看到了鲁迅笔下女性形象——诸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的影子。所不同的是鲁迅更多的关注了妇女解放的主题,而严歌苓是在时代历史的场域中关注生活,关注女性。
-
略论祥林嫂悲剧的二重性
-
作者:
李海清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悲剧
祥林嫂
悲剧人物
女性形象
个人悲剧
-
描述:
在鲁迅塑造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中.祥林嫂是其中之一,祥林嫂是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又是社会悲剧。
-
以群体衬托主体 揭示人物悲剧命运
-
作者:
廖英群
来源:
教育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体
主体
祥林嫂
深化
衬托
女性形象
-
描述:
鲁迅是刻画人物的高手,《祝福》中“祥林嫂”经鲁迅一画“灵魂”,已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悲剧人物,其成功手法除运用“画灵魂”技法外,还应包括“衬托”手法的运用。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受封建迫害的命运
-
为女性命运的呐喊:祥林嫂春宝娘悲剧形象之异同比较
-
作者:
李乐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柔石
祥林嫂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
春宝娘
女性形象
-
描述:
为女性命运的呐喊──祥林嫂春宝娘悲剧形象之异同比较李乐平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祥林嫂,春宝娘,鲁迅,柔石《祝福》和《为奴隶的母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篇佳作。虽说这两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不同,但因为前者出自于被称为现代文学奠基石的伟大作家鲁迅的...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及其教学问题
-
作者:
张怡
来源:
曲靖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中学语文教学
教材与教法
李香香
刘兰芝
人物形象
-
描述: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效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中学语文课文人物形象系列中,刘兰芝、祥林嫂、李香香是三个很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深入分析这三个女性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把握三者的性格差异和联系,对提高学生联系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
-
浅谈高中课本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
作者:
张富胜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窦娥
永恒主题
祥林嫂
女性悲剧命运
刘兰芝
封建专制
女性形象
林黛玉
翠翠
-
描述:
作家冰心说过:"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50%的真,60%的善,70%的美。"可见女性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地位之重,而女性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打开高中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文学画廊里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有忠贞不渝,坚守爱情的刘兰芝;有寄人篱下,敏感多愁的林黛玉;有勤劳能干,却不得善终
-
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魏朝忠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人本质
封建社会
祥林嫂
中国妇女
高中语文教材
刘兰芝
女性形象
古代妇女
中国女性
-
描述:
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中国女性形象,她们个性鲜明,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这些充满个性的女性形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饱含着丰富的意蕴。一、表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及封建社会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