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
作者: 华昊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再现   社会转型   电视剧   权力结构  
描述: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恰好是中国电视剧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政治经济的变迁、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意识的革新,强有力地影响着电视剧的生产。电视剧不仅折射了社会的集体意识和主流价值
都市中的沉沦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以获利的那部分女性。她们一方面貌美,另一方面沉沦,在当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具有“恶之花”的特色。文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追溯了它们文化思想上的根源,这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全文包括上、下两篇和一个简短的结语。上篇中以人物内在女性意识的强弱、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将“堕落”女性形象大致分为四类,
中国电视传播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陆晔   来源: 新闻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作品   传播中   女性角色   女性题材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电视剧   中国电视   中国女性  
描述: 一、研究动机、问题及方法 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逐渐深化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作为社会转型主体的人,在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改组中,产生了从生存状态、行为模式到
女性想象与早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道德认同
作者: 鲁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婚恋自由   鸳鸯蝴蝶派   传统道德   社会转型   新小说   女性形象   鸳蝴派   道德认同   传统伦理道德  
描述: 从清末最后几年到五四新文学的大规模涌现,在近十年的时间内,鸳鸯蝴蝶派以文学史所冠名的娱乐、游戏、消遣的形态成为文坛主流,尽管他们的创作充满了趣味与休闲,并存在着佳作无法与其庞大数量相匹配的缺陷,但是通过这一时期数量众多的鸳蝴派小说,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想象与建构,却可以解读出他们对转型社会价值规范的期许以及重建的理想,这也成为他们存在的一个重要文学史意义,而论者往往将其标注为保守、封建,全盘归入旧文学的阵
社会转型、爱情文化与女性形象——评何玉茹中篇 小说《素素》
作者: 金雅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情文化   普通话   城市人   中篇小说   爱情   情感历程   社会转型   城市文明   女性形象  
描述: 爱情是文学中的永恒话题。对于爱情 ,我们早已习惯了浓墨重彩的情天恨海、生离死别式的传奇。文学史上这一类的爱情名篇比比皆是 ,千古流传。从刘兰芝、焦仲卿到梁山伯、祝英台 ,从杨贵妃、唐明皇到贾宝玉、林黛玉 ,爱情的坚贞、缠绵、曲折是如此的动人心弦。但这样的爱情与其说是爱情的写照 ,不如说是爱情的理想。因为它不可能存在 ,才如此迷人 ;因为它不可能实现 ,才如此感人。当然 ,爱情也可以有另一种写法 ,贴近现实 ,不事雕饰 ,把最平凡、最普通的情感生活作为自己观照的对象 ,以真取胜 ,以细动人。它关注的是生活中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都市文化   意识形态   女性视角   女性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大众传媒   社会转型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女性和当代都市文化:意义和方法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