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想象与早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道德认同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期刊
【作者】鲁毅
【刊名】文艺争鸣
【关键词】 作家 婚恋自由 鸳鸯蝴蝶派 传统道德 社会转型 新小说 女性形象 鸳蝴派 道德认同 传统伦理道德
【摘要】从清末最后几年到五四新文学的大规模涌现,在近十年的时间内,鸳鸯蝴蝶派以文学史所冠名的娱乐、游戏、消遣的形态成为文坛主流,尽管他们的创作充满了趣味与休闲,并存在着佳作无法与其庞大数量相匹配的缺陷,但是通过这一时期数量众多的鸳蝴派小说,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想象与建构,却可以解读出他们对转型社会价值规范的期许以及重建的理想,这也成为他们存在的一个重要文学史意义,而论者往往将其标注为保守、封建,全盘归入旧文学的阵
【年份】2013
【期号】第7期
【页码】75-79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论清末民初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文化选择 作者:鲁毅 年份:2011
- 2、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鸳鸯蝴蝶派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胡泊 年份:2008
- 3、“我”的出走与回归:晚清新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朱秀梅 年份:2012
- 4、“我”的出走与回归倡:晚清新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朱秀梅 年份:2012
- 5、浅谈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王远卓 年份:2017
- 6、社会转型与女性杂志的变迁 作者:刘胜枝 年份: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