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社会角色】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
作者:
谷佳
卢宗贵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深得广告主与广告人的青睐,尤其在国内媒体上,女性在做广告的比例上占绝对优势。但国内现代商品广告中仍有轻视女性的趋向,其主要表现为角色定型和以女性作招徕。
-
中国知识女性角色的近代转型:以吕碧城为例
-
作者:
池子华
庞向南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近代
社会角色
知识女性
-
描述:
以中国近代的知识女性作为研究对象,以吕碧城为个案,从社会文化史角度对其思想观念和实践进行论述,展示其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轨迹,可以探寻近代知识女性从蒙昧到觉醒的变迁,揭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中国妇女运动的特点与成果。
-
“十七年”时期的女性世界的书写
-
作者:
贾翠花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社会角色
女性文学
-
描述:
1949-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是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书写回避了女性意识,女性处于中性甚至"无性"状态,失掉了作为女性文学存在的依据与特征。
-
基督教女报与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1912-1941):以上海基督教女报为考察中心
-
作者:
杨照蓬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基督教女报
女性
-
描述:
基督教新教自1807年传入中国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历经百余年,其在华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妇女事业,基督教差传机构一直将其视为重点。从早期倡天足、兴女学、办报刊到创办女报,无不渗透着其传教主旨。基督教历来重视对中下层女性的宣教,基督教女报继承了这一点,强调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化,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婚姻角色和生育节制引导女性。抨击纳妾和贞操节烈等婚姻陋俗,主张建立以两性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婚姻关系。对于彼时兴盛的“生育节制”思潮,反对德意法西斯的“奖励生育”的思潮,坚持在不违背基督教原则的情况下,有道德的节
-
《20,30,40》和《女人四十》涉及的中泰女性家庭角色对比
-
作者:
郭秀莲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女人四十》和《20,30,40》涉及的中泰两国女性家庭角色对比,研究了中泰两国女性各种角色的特点。论文选择中国电影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和泰国电影导演Yok boolapa的影片进行比较。中国女导演许鞍华的女性电影以女性命运为描写对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到了九十年代,许鞍华的爱情观出发,而是将女性在家庭、事业、爱情等多重角色,更立体,更全面地呈现出来.许鞍华的女性电影的特点是描述女性生活面对双重打击时的处境。本文对比了中泰两个国家的两部电影,主要将讨论的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在社会
-
民国前期关于女性职业问题的论争
-
作者:
孟蜜哲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职业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妇女杂志
-
描述:
中国妇女运动一直把经济独立作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而妇女获得社会职位又成为经济独立的重要途径。因此,女性就业问题就成为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方而。本文主要以《妇女杂志》(1915-1931)为考察中心,以女性职业问题为切入点,试图通过呈现报刊杂志中关于女性职业问题不同视角的言论,来解读和分析民国前期社会各界对女性职业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不管是倡导女性谋取职业的言论还是反对女性从事社会工作的言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职业问题的关注。有些文章还提出通过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打破传统观念、健全社会制度等措施
-
满都麦女性观成因探析
-
作者:
张一弘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满都麦
家庭环境
宗教信仰
社会角色
-
描述:
满都麦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本土作家,其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民族气息浓郁。本文就满都麦对女性崇拜、尊敬、热爱的女性观从家庭环境、宗教信仰和蒙古族女性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独特角色的影响以及满都麦自身内向、细腻、唯美的性格特点等主客观两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
-
浅谈读图时代我国平面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运用特征
-
作者:
蔡雪辉
黄向前
来源:
美与时代(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价值
视觉中心
广告营销
霭理士
女性角色
女权主义
平面广告
广告制作者
社会角色
传播特点
-
描述:
随着平面广告的兴起,女性形象曾受到商家和广告传播者的特别关注,被广泛、无限地附上商业技巧,成了广告营销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居于平面广告的视觉中心。读图时代,女性形象渐渐淡去了其浓重的商业色彩,实现了在艺术、美学、生理、经济、政治上的观照和认知价值。这种归于理性的价值,预示女性形象将具备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审美等特征。
-
邋遢公主变身记
-
作者:
董晓璇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单亲家庭
女主角
外在形象
中国传统
新女性形象
儿童读物
独立自主
教育理念
社会角色
学龄前儿童
-
描述:
绘本是欧美国家学龄前儿童的主要读物,其历史可上溯至19世纪。2000年以来,随着以几米作品为代表的成人绘本在大陆地区的流行,儿童绘本发展加快。特别是近几年,市面上可见的儿童绘本达到千余种,20余家出版社涉足这一领域。在当当网2010年度少儿图书畅销榜的前五位中,绘本类图书占据四席。消费者观念的更新、出版规模的扩大、图书质量的提高三个因素正在形成良性循环,儿童绘本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引进版的儿童绘本中出现了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不一样的女孩和成年女性形象。这些人物在外在形象、气质特
-
浅谈《寒夜》中“曾树生”的自我抉择
-
作者:
林威娜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女主人公
曾树生
新时代
自我
社会角色
抉择
新女性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巴金先生的著作《寒夜》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性:她生活的社会——环境恶劣,她所在的的家庭——矛盾重重;她身上残留着"五四"文化精神,但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