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知识女性的出路:女性气质的积极社会实现——从《方舟》和《女人的力量》谈起
作者: 王彩萍   来源: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妇女解放   独立的人格意识   女性意识   女性气质   男权中心   知识女性   人的力量   《方舟》   社会实现  
描述: 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在西方巳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而在我国,太平天国制定的种种妇女政策,也开了妇女解放之先河,成为二十世纪初叶中国妇女运动兴起的序幕,时间延至到了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环顾我们的社会,女性依然处在深重的精神困境之中,尤其是知识女性,一方面她们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要承担这世界上“一半”的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她们经过了现代文明的洗礼,走向了广阔的社会,具有了初步独立的人格,现代文明的洗礼与独立的人格意识使她们在精神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在事业上与男子一样有所作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角色的承担
论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的发生
作者: 胡沛萍   来源: 阿来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经验   文学传统   藏族人   文学创作   女性创作   文学社会学   社会角色   现代民族   知识女性   妇女观  
描述: 从文学社会学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当代藏族女性文学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由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决定的。具体而言,促进当代藏族女性创作产生的关键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变革;二是现代民族教育的推行与普及;三是藏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四是现代传媒的发展;五是传统“女性文学经验”的潜在影响。
文学的女性时代与女性文学的经典化
作者: 毕光明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者   范小青   文学世界   中国小说学会   叶广芩   评审机构   经典化   女性写作   凌叔华   知识女性  
描述: 文学经典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正因为如此,只要是以审美为主要目的文学评奖,只要评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获奖作品的经典性就有一定的保证。总之,女性文学的经典化只要回答了什么是经典化,为何要经典化,谁来经典化,如何经典化这些问题,它对文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就是毋庸置疑的。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下文学   女性生命   性文学   精神困境   职场小说   黄佩   存在主义哲学   救赎之路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描述: 主持人语: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来看,人生来就会陷入各式各样的困境: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自由与法则的冲突,个体与群体的碰撞,人类对理性、和谐的追求与自然生存有限性之间的“断裂”……而作为女性,更有一些伴随性别因素而来的个体困扰,比如身体的弱势、社会的歧视、文化与道德的束缚、男性的干涉骚扰与权力控制,以及因以上诸种原因导致的生存空间的逼仄,等等。如何面对并克服、超越这些人生的困境,对每一个现代女性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期三篇文章关注的正是当下文学写作中涉及的女性困境问题。知识女性因为受过高等教育,拥有相当程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重置与哲理反思
作者: 郭笃凌   尹德峰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文学形象   身体写作   女性意识   审美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女性写作   知识女性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经过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男权中心进行颠覆与解构,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内心的体验,尤其是部分美女作家发起的"身体写作"在文坛掀起了一股风暴。一些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通过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女性文学形象。从"身体写作"到"肉体的狂欢",从"小女人散文"到"独身知识女性的孤高",毋庸置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当代知识女性文学形象的变迁
作者: 刘剑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迁   文学形象   成长历程   当代女性   知识女性   《青春之歌》   改革开放30年   启蒙精神  
描述: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本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开启了现代化的进程。而现代性的体验对于城市中活跃的知识女性来说,尤为鲜明强烈。既有别于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古典淑女,也明显不同于《青春之歌》里受意识形态挟持的现代烈女,当代知识女性上承五四以来的启蒙精神,中借改革开放30年春风,内接自身独特的成长历程,其文化精神和城市精神一起成长。笔者认为,当代女性文学形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精神嬗变。
关于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父权制社会   男性中心意识   父权统治   中国女性文学   女作家创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女性文学研究   知识女性   文学理论  
描述: 80年代的中国文坛,伴随着女作家创作的繁荣,出现了一个对多数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概念:女性文学。什么女性文学?怎么不来个男性文学?有的女作家对称自己为“女作家”也很反感。据30年代谭正璧的《中国女性文学史话》云,当年张若谷编《女作家》杂志,也遇到过类似的质问:你何不再编一份《男作家》?谭氏感慨道:“夫女性而成为问题,女性之不幸也;为男性者,当本‘同为人类、悲乐与共’之旨而扶掖之,赞勉之。今乃不此之务,反从而非嗤之;若昔张若谷氏编杂志《女作家》,或讥其何不另编《男作家》而只取悦女性。鸣呼,有见此书而
二十世纪台湾女性文学创作边缘视野观
作者: 彭燕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台湾文坛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文学创作   知识女性   二十世纪   台湾女性文学   台湾社会  
描述: 一二十世纪中叶,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同情、爱、坚忍、与包容的品性来着重反映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苦闷、哀怨、彷徨、抗争,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富有特色的女性文学已逐渐占
女性文学的嬗变与发展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女性作家   “左联”时期   女性意识   石评梅   个性解放   第一人称叙事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性压抑  
描述: 五四时期,崛起了新文学的第一代女性作家,冰心、陈衡哲、冯沅君、庐隐、石评梅、陆晶洁、苏雪林、林徽因、凌叔华、白薇……犹如点点明星,闪耀于文坛.丁玲站在历史发展的临界点与转折点上,随着她的莎菲女士的问世,第二代女性作家群诞生了.她们是萧红、谢冰莹、白朗、冯铿、关露、罗淑、袁昌英、陈学昭、赵清阁、葛琴、杨绛、沉樱等等.抗战以后至建国前夕,解放区的草明、袁静,大后方的陈敬容、郑敏,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苏青,代表着第三代女性作家.这三代女性作家的创作,贯串于新文学的前三十年,又绵延于解放后.她们的创作共同构成了中
关于新世纪女性文学创作现象的对话
作者: 顾广梅   翟孔荣   来源: 百家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须一瓜   身体写作   文学传统   小说叙事   文学创作   王安忆小说   水上灯   女性书写   知识女性   迟子建  
描述: 时间:2014年5月17日18:00-22:00地点: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3549教室顾广梅:新世纪十年来女性文学风起云涌,一面继承发扬上个世纪女性书写已经开辟出的深刻传统,一面又呼应着当下中国的新经验新故事,总的看来是开始逐渐辟出许多新质新象。其中既有女性
< 1 2 3 ... 25 26 27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