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疯女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从柏莎·梅森到阿德拉·奎斯蒂德:后殖民视角下英国小说中“疯女人”形象
-
作者:
王丽玲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殖民批评
疯女人
他者
属下
-
描述:
英国文学中塑造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疯女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更是丰富了英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画廊。在文学作品中,人们看到
-
疯女人伯莎.梅森与《简.爱》
-
作者:
王嫣娜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简.爱
伯莎
-
描述:
从小说的艺术结构来看,研究者们一般认为,《简•爱》中疯女人伯莎的出现是这部小说的败笔。更有论者批评它是情节剧小说模式的必然结果,它使小说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而实际上,不管是从作品的内在蕴含、外部情节
-
西印度群岛的飞蛾和中国蝴蝶
-
作者:
肖艾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帝国主义
流散身份
流散
-
描述:
疯女人这一女性形象受到女性主义者的普遍青睐。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和汤婷婷的《女勇士》中的月兰就是这样的女性形象。在文中,她们都被描述为父权制下的受害者,安托瓦内特最终飞蛾扑火,结束
-
论《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
-
作者:
朱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简·爱》
疯女人
形象
-
描述:
在女权主义运动和批评的推动下,《简·爱》中的疯女人形象逐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小说的艺术结构来讲,人们一般认为疯女人在情节上处于一种附属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地位,更有人认为它是小说
-
森欧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舞姬》《半日》《安井夫人》为中心
-
作者:
李星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妻子的理想形象
疯女人
近代
传统
恶妇
-
描述:
森鸥外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文豪、启蒙家、思想家,青年时代曾以军医的身份留学德国,回国后,鸥外发表了被誉为明治文学最杰出的恋爱小说《舞姬》。之后,沉默了约二十年,森鸥外发表了现代小说《半日》,该作品取材于森鸥外四十八岁时的中年生活,称得上是鸥外重返文坛的代表作。大正三年,森鸥外创作并发表了第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安井夫人》。三部代表作品均发表在森鸥外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对《舞姬》《半日》《安井夫人》这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同时,结合森鸥外的恋爱、婚姻经历,作品的
-
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其创作中的自我
-
作者:
李之凡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则感
疯女人
投射
超越
自我审视
-
描述:
本论文以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与她的四部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夏洛蒂的性格特征、心理世界以及自我人格对创作的影响,把夏洛蒂笔下的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疯女人、女主角、次要女主角。这三类
-
20世纪末台湾文学中“疯女人”形象的思想意蕴
-
作者:
吴春兰
洪芳芳
来源:
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批判
男权制
传统文化
女性主义
台湾文学
-
描述:
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塑造的众多"疯女人"形象,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受害女性的典型代表。通过展示这些女性形象的悲剧命运,作品深刻地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残酷压迫,以及传统文化观念对
-
从读者反应论分析<<好兵>>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陈灵子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权的缺失
疯女人
读者反应论
女性角色
天使女性
《好兵》
-
描述:
福特·马多克思·福特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之一,他的印象主义写作技巧对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叙述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主编的《英国评论》和《大西洋两岸评论》对现代文学也是一大贡献。然而,尽管福特对文学界有着种种贡献,他并没有获得应得的认可,这也许是因为他在私生活上不够谨慎。虽然国外的学者们已经从多角度越来越深入地研究福特及其作品,然而国内学界对他的研究还是寥寥可数。福特的杰作《好兵》被认为是英国现代主义的精品之作,小说由男性叙述者道尔讲述关于男主人公阿什伯纳姆的故事,这难免将女性挤到了边缘地位。再者,
-
解读《简爱》中两位被忽略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解宁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简爱》
伯莎
勃朗特
夏洛特
女权主义
里德
罗切斯特
德先生
令人
-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除了简爱,别的女性都没有说话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其他女人都处在失语地位(马冬,2007)。至于疯女人伯莎和里德太太,读者往往认为她们疯狂
-
女性意识的混沌与觉醒:以张爱玲“疯女人”小说为例
-
作者:
李颖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中国现当代文学
疯女人
张爱玲
封建社会
女性意识
金锁记
抗争精神
觉醒
女性形象
-
描述:
"疯女人"在自己充满悲剧的一生中,有着对自己命运的思索和认识,渴望真挚的爱情,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处处显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笔下的"疯女人"形象,充满欲望和苦闷,充满叛逆和抗争精神,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