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印度形象的隐喻性解读——德赛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齐园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   女性形象   流散  
描述: 在印裔流散女作家阿尼塔·德塞的作品中,两性关系成为对殖民关系的隐喻性解读,尤其是《这个夏天我们去哪里》和《山之焰》中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代表了德赛对印度社会寻找的出路:正视历史、面对现实、承担责任。
流散文学的空间话语——以加勒比女性文学的“房屋”为例
作者: 程梅   薛红珠   来源: 语言教育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房屋   空间   加勒比女性文学   流散  
描述: 流散人群在全球范围的迁移、漂泊令空间话语构建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空间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具有强大的话语功能,讲述着空间框架下发生的故事。加勒比女性文学中常见的“房屋”比喻构成了流散文学重要的空间话语
流散者的困惑——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解读
作者: 陈爱敏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裔文学   “东方主义”   流散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作为海外流散华人的一部分,对祖先文化一方面表现出深深的眷恋,想通过创作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但另一方面,为了融入主流话语,建构自己的身份,又不免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在她们的作品中
流散与书写:解读哈金的《在红旗下》
作者: 汪景峰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作策略   哈金   《在红旗下》   流散  
描述: ,哈金及其作品一直备受争议。本论文选取哈金的短篇小说集《在红旗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作者的流散身份对其小说写作策略的影响。作为八十年代移民美国的作家,尽管哈金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他对自己在中国生活的记忆
西印度群岛的飞蛾和中国蝴蝶
作者: 肖艾芹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帝国主义   流散身份   流散  
描述: 的不同书写,并进一步发掘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简·里斯和汤婷婷都是流散女作家。简·里斯是西印度群岛的克里奥
流散与融聚:谭恩美与严歌苓文化认同之比较
作者: 龙锦辉   来源: 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谭恩美   文化认同   融聚   严歌苓   流散  
描述: 融聚在美国主流文化之中,谭恩美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而严歌苓作为流散文学的代表,站在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反思海外华人在异域生活的文化认同.
英国当代多元文化小说研究:石黑一雄、菲利普斯、奥克里
作者: 郭德艳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全球化   历史   边缘化   流散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新型的权力格局,英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帝国辉煌。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独立浪潮的影响下纷纷宣布脱离英国,建立独立政权,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标志着英国失去了最后一个殖民地。英国的衰落波及到其文化领域。英国文学在战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失去了乔伊斯、沃尔夫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失去了它昔日的大气与光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文坛和欧美文坛一样,后现代主义盛行,刮起反叛现实主义之风,耸人听闻地宣布,“文学已经枯竭”。英国评论界也说,“英国小说在二十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