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朵拉近年小说创作片论
-
作者:
钦鸿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近年小说
小说创作
爱情小说
艺术探索
作品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马华女作家朵拉的创作,主要涉及小说和散文小品两大文学体裁。她的散文,感情真挚,文笔清灵,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她着力最深的,同时最能反映她的思想发展、人生追求以及艺术探索的,我以为还是她的小说创作。
-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异化
-
作者:
李继凯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鲁迅小说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祥林嫂
女性异化
“吃人”
西方女权主义
专制文化
“人”
-
描述:
在中国,异性是个当代名词,而能发现半个世纪前鲁讯先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有异化倾向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探索。这种借鉴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对鲁迅研究是利是弊当然不能一言而断。但对于目前有点死气沉沉的鲁迅研究领域无疑注入了些许活气,应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夹缝中的河流:新时期女性文学简论
-
作者:
唐利群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男权社会
女作家
妇女解放
中国妇女
女性自我
女性命运
“新女性”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
-
描述:
夹缝中的河流──新时期女性文学简论唐利群当劳拉·莫维尔说“我们无法在男权文化的苍穹之下创造出另一种语言系统来”的时候,她实质上也指明了女性文学面临的最根本的困境:运用已被男权社会污染的语言,女性写作是否能够逃脱主流、中心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囚禁,...
-
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审美畸变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审美追求
华北沦陷区
女性文学
女性关怀
东北沦陷区
审美形态
畸变
-
描述:
从1937年至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两场战争,造成了异质政权割据的独特局面。抗战期间,有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有解放区、国统区。战争背景下的女性文学在艰难中行进。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沦陷期间,东北沦陷区、华北沦陷区、孤岛与上海沦陷区的女性文学风貌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性。就某个具体的沦陷区而言,又有随时间推移而划出的前后期等差异性。女性文学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形态呈现多元化倾向。东北、华北沦陷区女性文学的共同之处是发生了审美畸变。两个区域的审美畸变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
徘徊在这棵文明大树之下——海峡两岸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比较考察
-
作者:
肖菡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比较考察
现代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女性文学
现代女性文学
台湾女性文学
-
描述:
徘徊在这棵文明大树之下─—海峡两岸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比较考察肖菡当新时期文坛上的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文学景观的时候,一衣带水的台湾岛上也举起了新女性主义的旗帜。今天,在我们对海峡两岸已经定格为历史的女作家的作品予以反观和比较时,不期然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