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Dual Personality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Short Stories by Katherine Mansfield
作者: 叶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双重人格   乐观式的批评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自欺式的赞同   女性人物  
描述: 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20世纪初活跃于英国文坛的女短篇小说家,与劳伦斯、沃尔夫和乔伊斯同时代,是现代派文学的先驱。和契诃夫一样,她主张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描写生活。她的作品很少正面涉及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冲突,而往往通过对一些貌似平凡的日常琐事的描写去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揭示生活的真谛和探索人生的意义。曼斯菲尔德的一生犹如她的作品:简短而精彩。在多舛的命运前,她叛逆的性格逐渐变得平和,她用外表的坚强隐藏着内心的脆弱,她善于戴上各种面具去保护她真实的自我。言为心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与母性
作者: 卢升淑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男权社会   母性观   文学评论   母性概念   母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旨在运用“母性”观点对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核心思想和写作趋势进行系统研究,母性概念的话语领域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双重意识概念和象征意义,多元解释共存。尤其是相反的两种概念的并存的状况,使得对这一概念的把握更难以确定。男权社会的母性主义造就的关于母性的形象群和女性主义领域里重新研究的关于母性的新解释群的对比,两者往往存在比较极端的分歧。在人类的普遍意识形态中,母性也许是最普遍、最熟悉的内容,同时又是最生疏、最陌生的。重新反思普遍意识形态对母性理所当然的价值判断,而后做出新的价值判断体系,这正是本论文
无援的反抗
作者: 叶立文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叛逆精神   女性作家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者   才子佳人小说   红颜祸水   女性写作   卖弄风情   女性塑造   女性人物  
描述: 无援的反抗
林白的独白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九十年代   个人体验   男权社会   成长小说   林白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女性成长   独白   徐小斌  
描述: 林白的独白
《红船》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熊素玲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漓江   家族文化   男权社会   人性   现实主义   社会文化转型   不同类型   女性解放   创作原则   女性形象  
描述: 龚桂华近作长篇小说《红船》秉承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家族叙事方式讲述了"一条江,一条船,一个女人的爱恨情仇,演绎着祖居桂林三大家族的沉浮兴衰和一座城市的起起落落,在爱恋与仇杀、善美与丑恶的碰撞中,展现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特色,以及真实的人性、人生,还有人们的理想、追求和信仰,沧海桑田百年巨变"的故事。小说从人性角度刻画出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表现了社会文化转型期深刻复杂的家族文化和人性矛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透析
作者: 王洁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男权社会   历史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西北黄土高原   白嘉轩   女性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白鹿原   小说  
描述: 《白鹿原》是我国作家陈忠实描写的发生在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史诗巨著,将民族、家族史实在大社会背景下展开,写出一个时代民族的秘史。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小说通过对人物、事件的真实描述,尤其是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极为成功。小说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描写和超越现实的追求丰富了《白鹿原》的主题,深化了历史文化和人物在历史文化中的融合,探索了民族最深处的灵魂。一、田小娥——用命运与封建礼教抗争的女人
女性形象的文化悖论:1990年代女作家笔下的“淑女”与“荡妇”
作者: 王璐   刘丽英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现代汉语词典   性道德观念   第三阶段   女性写作   性行为   女性形象   男人   女性文学   传统文化  
描述: 在1990年代女性文学中,"荡妇"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肯定,而"淑女"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却遭到了质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荡妇"是指行为放荡、不检点的女人,"淑女"是指美好的女子。而事实上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荡妇"是指性行为放荡的女人,主要指超越了传统的性道德规范和性角色约束的女人
当代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方秀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神秘   古代文学   女性形象   当代作家  
描述: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与古代文学有了精神上的沟通,神秘的女性重返作品之中。有意味的是,在女性作家那里,神秘女性往往以女巫的身份现身;而在男性作家那里,她们又成了给男人带来无尽的灾难的祸水。这也是一直以来男权社会对女人一贯暧昧的态度:
新世纪以来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及其空间呈现
作者: 马楠楠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世纪   男权社会   欲望   家庭伦理   两性   公共空间   性别建构   女性形象   电视剧   男性  
描述: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家庭伦理剧的创作不论在产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重大进步,然而在两性性别建构方面仍然固守传统的男权社会的性别成规,尤其表现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两性的空间呈现上,从男权秩序、男性欲望出发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塑造,使得"作为女人的女人依然是缺席的"。①在空间呈现上,将女性固置于客体和从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余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梅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性   写作风格   描写   女性主义视角   许三观   余华   作品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读者视野的,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给人血腥冷酷之感,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直到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写作风格发生了转变,他的小说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仍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
< 1 2 3 ... 22 23 24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