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权社会】搜索到相关结果 348 条
-
《醒世姻缘传》 中 “悍妇” 形象:女性视角下的薛素姐
-
作者:
宋秀秀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醒世姻缘传
悍妇形象
薛素姐
女性主义
-
描述:
《醒世姻缘传》是清代百回本世情小说,以"两世姻缘,因果报应"为线索,塑造了薛素姐虐待丈夫、忤逆公婆的"悍妇"形象,颠覆了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家庭道德伦理体系。细读文本,通过女性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对男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理解。通过分析薛素姐与其家庭成员的关系全面的把握其"悍妇"形象,并深入挖掘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及意义。
-
《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
-
作者:
孙娟
来源:
中国商界(上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男权社会
《白鹿原》
女性悲剧
伦理道德
-
描述:
《白鹿原》作为20世纪后期的一部厚重作品,塑造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田小娥是不幸女性中的最不幸者,从肉体到灵魂都是悲剧的典范;聪慧果敢的年轻女革命家白灵,无疑是政治悲剧的最好注脚;冷大小姐在理与欲的矛盾挣扎中走向疯狂,被父亲逼死;还有一群谨守着传统礼教的“沉默羔羊”,则被完全笼罩在了男权社会的阴影之下。本文试图以《白鹿原》的几个女性人物形象作为切入点,对作品的女性悲剧作一探讨。
-
电视相亲节目中女性性别刻板形象分析
-
作者:
常昕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性别刻板形象
女性形象
电视媒介
女性主义
-
描述:
最近收视率较高的电视相亲节目,越来越注重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是男权中心的文化现象并没有让位,女性的刻板形象仍然存在。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为案例,通过对该节目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媒介符号传达女性性别刻板印象。
-
从边缘走向中心-解读《占有》中拜厄特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朱净之
来源: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边缘
中心
-
描述:
《占有》是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A.S.拜厄特在小说中创造性地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知识女性的真实生活,还原了被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扭曲的女性形象。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书信、日记和诗歌的解读,拜厄特在小说中展示了被男权社会边缘化的女性的真实生存状态和心理空间,解构和颠覆了传统叙事中的男性中心地位,提出了女性最终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的女权主义思想。
-
浅析“忆语体”散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秋雁
来源: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逾越
自我
“忆语体”散文
女性形象
-
描述:
《影梅庵忆语》等五篇“忆语体”散文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女性为主人公的抒情文学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五位聪慧美丽、才华横溢而又韶华不永的知识女性形象 ,探讨女性的历史命运和人生处境。文中的几位女主人公 ,较之传统女性有了新的突破 ,她们追求男女关系的平等 ,力图得到男权社会的认同 ,却难以克服自身的局限 ,最终仍回归男性社会为女性设计的轨道之中。
-
流浪女对男权社会的能动反抗: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形象解读
-
作者:
宋占春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独立
男权社会
婚姻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
-
描述:
英国小说家笛福笔下的摩尔·弗兰德斯,不再是以往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被动、懦弱、顺从、依赖、无能和羞于抛头露面的女性形象。她出身卑贱,命运多桀,但敢于追求经济上的独立,追求浪漫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用行动表示了女性对男权社会、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反抗。
-
苔丝:女性的悲剧
-
作者:
杜艳红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认同
男权社会
苔丝
悲剧
女性
-
描述:
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已成为数百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来阐释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1、男权文化统治下的社会使然.2、由于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女性已经认同并屈从于男性文化强加在她们身上的一切,以此来说明苔丝的悲剧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
-
浅谈奥尼尔戏剧中的女性婚姻观
-
作者:
许红彬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繁衍动机
男权社会
经济动机
爱情动机
女性婚姻观
-
描述: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善于在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刻画女性形象。他的三部主要剧作《天边外》、《榆树下的欲望》和《奇异的插曲》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男权社会中,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的女性为谋求生存对婚姻做出的不同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对剧中三位女性人物的分析,探究男权文化对女性婚姻的影响。
-
两性和谐关系背后的阳性论述-重读《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
作者:
刘慧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两性关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阳性论述
劳伦斯
-
描述:
劳伦斯极力推崇两性的平等,把两性的性的和谐圆满当作救世的良方,并且终其一生都在为寻求完美的两性关系而努力。但他的叙事话语中却始终充斥着阳性论述,这在他的小说《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尤为明显。在劳伦斯的笔下,《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两位女性康妮和白黛•古蒂斯在两性关系中始终处于屈从的地位,这说明并揭露了男权社会的意识和形态对劳伦斯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异化和扭曲。
-
“灰姑娘”故事中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观
-
作者:
何肖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灰姑娘
社会价值观
男性
女性
-
描述: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流传千年的各种版本的“灰姑娘”故事里 ,包含着人类建立在男权社会基础之上的共同的社会价值观。这一故事确立了男性权力的合法地位 ,规定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并且为该社会塑造了一个理想的女性形象———忍耐、顺从、以德报怨、安于天命的家庭妇女
<
1
2
3
...
17
18
19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