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继往开来:探析《简・爱》中新女性发出的时代强音
作者: 赖桂珠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男权社会   女权运动   新女性  
描述: 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向传统的男权社会挑战,创作了其代表作《简・爱》。她成功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新女性形象,较早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的抗争,闪耀着女权主义思想的光辉。本文通过阐释男权社会下女权运动思潮,探索女性的觉醒和归宿,从而进一步理解简・爱这位男权社会的新女性形象,体悟女性运动成为男权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
疯癫与理性:英美文学中女性疯癫形象的变迁
作者: 刘琳   来源: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男权社会   社会准则  
描述: 在文学史中有着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其中的一个分支——疯女人的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产生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纵观女性疯癫形象的变迁,疯女人不仅仅是描绘楚楚可怜的生病女性,更多地展现的是独立女性对于社会压迫的一种消极反抗。
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
作者: 贺金茹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婴宁   柔弱化   失语化  
描述: 《婴宁》讲述了同名主人公从笑语“婴儿”的生命本真状态,经重重社会教化,最终被塑造为“不复笑”之宁姑的生命历程。婴宁的个人悲剧,折射出在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不得不走向失语化和柔弱化的历史性悲剧。 关键词:婴宁;男权社会;失语化;柔弱化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婴宁》同名主人公的名字由来及涵义,有学者考证,“婴宁”二字源于《庄子·大宗师》:“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认为“撄宁”意为“扰乱中保持宁静”。也有学者强调“撄宁”兼有动与静双重意义,“既是外物干扰
试论国产电视连续剧中的女性刻板印象:以《丑女无敌》为例
作者: 陈利华   吕天鹤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刻板印象   新女性  
描述: 近几年来,一些女性题材以及非传统的女性形象频频出现于国产连续剧当中。这是传媒谋划对女性刻板印象的一种颠覆!本文以大热季播剧《丑女无敌》为例,对此现象进行探讨,发现这只是传媒以另一种形式在对女性刻板印象进行固化,颠覆的表象只是吸引女性的手段。男权社会下要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必然要靠社会的进步,但也需要传媒负起责任。
欲说还休——从《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作者: 杨坤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矛盾性   悲剧   女性主义  
描述: <菊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佳作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男权社会里渴望自由、追求自我却无法实现梦想的女性形象.结合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局限性.
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浅析林市与安德烈亚杀夫行为的主要原因
作者: 朱亚琼   来源: 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烈亚   男权社会   林市   自身束缚  
描述: 台湾作家李昂和美国作家阿拉姆·萨罗扬围绕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这一主题在《杀夫》与《杀夫———一部美国生活方式、疯狂与谋杀的悲剧》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林市和安德烈亚。本文主要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自身状况的束缚两大因素分析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的女人,被男权社会的夫权文化逼得走投无路,终于陷入疯狂杀夫绝境的主要原因,
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浅析林市与安德烈亚杀夫行为的主要原因
作者: 朱亚琼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烈亚   男权社会   林市   自身束缚  
描述: 台湾作家李昂和美国作家阿拉姆·萨罗扬围绕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这一主题在《杀夫》与《杀夫——一部美国生活方式、疯狂与谋杀的悲剧》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林市和安德烈亚。本文主要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自身状况的束缚两大因素分析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的女人,被男权社会的夫权文化逼得走投无路,终于陷入疯狂杀夫绝境的主要原因。
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文艺·浪漫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德烈亚   男权社会   林市   自身束缚  
描述: 台湾作家李昂和蔓国作家阿拉姆·萨罗扬围绕弱势女性的人生困厄:饥饿这一主题在《杀夫》与《杀夫——部美国生活方式、疯狂与谋杀的悲剧》两部作品中塑造了两个女性形象:林市和安德烈亚。本文主要从男权社会的压迫和自身状况的束缚两大因素分析这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的士人,被男权社套的失权文化逼得走投元路,终于陷入疯狂杀夫鲍境的主要原因。
从《榆树下的欲望》透析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悲剧
作者: 刘一涓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悲剧   《榆树下的欲望》  
描述: 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本文通过对其早期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男性的依附,与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的悲剧。
欲说还休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矛盾性   悲剧   女性主义  
描述: 《菊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佳作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在男权社会里渴望自由、追求自我却无法实现梦想的女性形象。结合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知的局限性。
< 1 2 3 ... 9 10 11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