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男性中心】搜索到相关结果 49 条
-
遮蔽与张扬:新中国女性电影的主题变奏
-
作者:
高力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意识形态
中国电影
女权主义
男性中心
-
描述:
从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角度审视:新中国的电影在女性伸展与解放的体貌下,是一种强大的政治潜抑力与整合力。在这两种合力的遮蔽下,女权的内蕴、女性的意识和独立的女性品格却缺损到几乎无可辨认的境地。我国新时期主流电影通过女性表象的复位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要求的“拨乱反正”的过程。然而,这时期电影叙事中的女性、母亲、地母形象仍是沉重的、超负荷的或多元决定的历史存在。新时期的电影语言仍然是男性的传播方式,在男性的、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遮蔽和扭曲下,新时期电影中的女性依然是缺损的。第四代女导演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烛照她们的创作,赋
-
盛开于边缘的玫瑰——试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
-
作者:
范中胜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高潮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边缘
-
描述: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处于权力、社会地位和话语等多重边缘地位。中国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五四”时期,而女性文学的真正兴起,则是伴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女性文学凭借历史的机遇实现了两次群体性活跃,并在20世纪末构筑了集体狂欢式的辉煌。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三次高潮的分析,描绘中国女性意识从初步觉醒到走向成熟的漫长道路,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实现人类双性文化的同步建构。
-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其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体验与认识
-
作者:
潘志英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私
人生关怀
生存体验
苍凉
乱世
男性中心
情感本能
-
描述: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较全面的分类剖析,特别是通过对这些女性生存及婚姻现状的剖析,探索张爱玲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的体验和认识:不自主、困窘、难堪、苍凉。并通过张爱玲自己的著述对此加以印证,从而探索张爱玲小说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
新时期的“女性戏剧”
-
作者:
王新民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与女性本体
女性戏剧
人性与反人性
女性意识
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
女性文学
男性中心
-
描述:
本文指出“五·四”以来,由于中国的女性问题始终是被作为反封建的内容之一来加以考虑的,所以中国的女性文学消融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文学中,新时期戏剧从“人”的角度,表现了女性新的社会地位与旧的家庭角色之间的冲突、女性的迅速进化与传统的男性中心意识产生的冲突、女性政治社会意识的觉醒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蒙昧之间的冲突。对“女性文学”作出了贡献。但与小说和电影相比,女性戏剧的发展显然滞后,作为世界性永恒主题今后有进一步发展的必要。
-
由礼仪小姐突兀的着装想到的……
-
作者:
张红萍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美女形象
观众
消费时代
艺术品
着装
蝴蝶结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男性中心
古代艺术
-
描述:
由礼仪小姐突兀的着装想到的……
-
男性中心:当代女性文学的话语背景
-
作者:
陈载舸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灵魂
话语背景
社会主要矛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西方女权主义
人的生存处境
男性中心
女权意识
人权宣言
-
描述:
男性中心:当代女性文学的话语背景
-
让女性的“口述”重现历史
-
作者:
谢娟
来源:
上海文汇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口述方法
20世纪
生命体验
口述史
女性学
女口
小江
男性中心
传统史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让女性的“口述”重现历史
-
中国社会转型与电视剧女性形象嬗变: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女性文本研究
-
作者:
李佩菊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中国电视剧
乔家大院
女性文本
女性角色
人物形象塑造
爱情故事
中国式离婚
男性中心
电视剧创作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进入了举世瞩目的社会转型期,由原来单一的“总体性社会”逐步向现代社会过渡,这种转型的过程是全局性的,从经济领域开始,辐射到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1尤其是上世纪90
-
论苏童笔下女性形象的人性之恶
-
作者:
朱玲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意识
苏童
女性世界
写作姿态
女性心理
《妻妾成群》
刁钻刻薄
小说界
男性中心
文化知识
-
描述:
苏童是当代小说界的瞩目人物,他的小说以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先锋化的写作姿态,赢得文坛的一片喝彩。但最为令人惊叹的是他对于女性异乎寻常的关注和想象,苏童从女性的视角,用女人的心理去写女人,通过对女性世界、女性形象和女性心理的描摹,在小说里汇聚了许多文学作品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因此被小说界戏称为"红粉杀手"。身处男性中心文化中的女性,被
-
女性形象的新超越——谈近期几部女性电影的创作
-
作者:
梁天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现代都市生活
女性世界
变革进程
认识价值
社会文化变迁
留守女士
知识女性
男性中心
都市女性
-
描述:
在近期出现的几部女性电影中,最集中的视点是敏锐地追踪和展示社会生活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视点中流泄出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女性意识。面对丰富复杂的社会变革和同样丰富复杂的女性意识变革,艺术家们通过这批女性形象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大潮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变迁,感受到处在时代大潮中中国女性的心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