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主题解读
作者: 朱逸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生态女性主义   主题   和谐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于20世纪90年代渗透于女性文学创作,解构男性与女性、文化与自然等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强调女性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和谐。中国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精神的健康成长,关注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渴望建立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女性与文明之间的新型平等和谐关系,探求由男性与女性作为双主体,共同构建人类社会的理想文化境界:自然生态和谐、社会生态和谐、精神生态和谐。
十九世纪西方文学与黑人文学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张雅秋   来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文学   生态女性主义   十九世纪文学   男权制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理论,反对人类中心论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生态女性主义将女性与自然相结合,寻找二者的共性,反对女性的从属地位及以男性为代表的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这种思想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不仅仅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在很多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就出现萌芽,在黑人女性文学中得到了极致的体现。
试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作者: 彭江虹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个性特征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对话的基点和结语,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上:(1)融合"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2)直面"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3)对"他性"文学创作模式的批判。
严歌苓小说动物意象的生态女性主义旨归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严歌苓小说   动物意象  
描述: 严歌苓小说中丰富的动物意象揭示了她的生态女性主义观念:动物意象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中间物”而成为作品中人性与兽性的矛盾体,这种存在与女性——自然的天然联系密不可分,从而与城市化进程无缘;母性、雌性中孕育着关爱的伦理观念,这将是人与自然和谐之路的依据;动物意象的多样语言表述渗透了女性经验的真实。 生态女性主义伴随着人类环境生态问题的加剧,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发展而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从法国作家弗朗索瓦·德·埃奥本在1974年首先提出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生态女性主义已经从一种哲学理论探讨过
重建女性与自然和男人的和谐:《绿山墙的安妮》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杜英姿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生态女性主义   和谐关系   自然  
描述: 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1980)出版后,赢得了不同年龄不同国家人群的喜欢,同时学者趋之若鹜,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解读和探讨,发掘其深刻含义。这些角度包括女性主义、教育、宗教等。生态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张女性与自然是交织融合,密切联系的,她们认为女性和自然的解放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缺一都无法实现真正的解放。作者露西.蒙哥马利在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两个主题为女性与自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崭新的角度出发,对《绿山墙的安妮》从女性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指出父权制下
《愤怒的葡萄》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罗宇婷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作家之一。其作品取材真实,想象力丰富而且多关注困难群体,因此,他在1962年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愤怒的葡萄》作为他的杰作,是一部反映当时真实背景的小说,主要描述了乔德一家西行路上的遭遇。在小说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刻画当时"尘谷"的环境状况以及小说里面的一些女性人物。本文主要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来探讨《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尽管已有不少学者对这本小说做过研究,但是本文还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方面,大部分学者主要集中对小说中体现的生态主义,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
作者: 汪娜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荆棘鸟》   考琳·麦卡洛  
描述: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977年,一经问世即享有盛誉,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飘》”和十大经典时代作品之一。该作品是一部畅销小说。作者生动地讲述了从1915年到1969年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时期,克里利一家三代的故事。小说中三位女性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命运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女性成长的真实写照。该书出版以后即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些研究大多数从小说的主题、女权主义、作者的叙事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该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还不多。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论文采用生态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逃离》中的女性逃离
作者: 鲁伊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艾丽丝·门罗   《逃离》   女性逃离  
描述: 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是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她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敏锐的文学洞察力和对普通生活的关注而享誉文坛。在门罗作品中,女性一直占有主角地位,门罗善于用简洁亲切的笔调细腻地描写平凡女性普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她们的爱情、家庭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受。短篇小说集《逃离》是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在这部由8个故事组成的小说集中,门罗描写了关于几位女性“逃离”的故事。本文试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分析《逃离》中女性逃离的几种类型与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女性逃离的目的以及解决办法。论
《绿山墙的安妮》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汪莉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二元对立   自然   安妮  
描述: 绿山墙的安妮》作于1908年,是加拿大女作家蒙哥马利的代表作之一。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叙述一个十几岁的女孤儿的成长史,但其中涉及到了教育,宗教,儿童文学,女性文学,自然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学等方面可研究的内容。 小说中有很多自然和女性人物的篇章描写。在对自然和女性的关注中,笔者渐渐将目光转移到女性主义的一个分支—--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中。生态女性主义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后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它在反对西方父权制度下的二元对立对女性的压迫的同时,结合生态主义的观点,通过女性和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对女性和自然的压迫是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库尔兹的死亡
作者: 陈小双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暗的心》   生态女性主义   康拉德   死亡  
描述: 本论文以《黑暗的心》中的库尔兹的死亡为研究对象,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库尔兹死亡的原因和必然性。《黑暗的心》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关于《黑暗的心》的文学评论的文章层出不穷,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从各个文学研究角度对该小说进行研究,其中最多的还是从殖民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批评、道德批评、种族主义批评等等。然而,本文是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该小说的主人公库尔兹的死亡,以此来说明康拉德对破坏非洲原始生态的忧思和对男权主义的反感,以及其女性主义意识。文章总共分为4个部分。在第一章中,
< 1 2 3 4 5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