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域下杨映川小说女性形象的生命原型解读——以长篇小说《淑女学堂》为例
作者: 黎芷伶   来源: 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淑女学堂   女性形象   生命原型  
描述: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杨映川小说创作的主要方式,她的小说刻画了在21世纪中国现代都市大背景下,诸多在物欲与爱情之间痛苦交织的男女形象,特别是打造了一系列游走在都市爱情中的女性形象群。本文尝试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域观察杨映川小说中的女性,以《淑女学堂》这部长篇小说为例,通过对文中女性形象生命原型的审视和解读,打破男性与女性强弱分明的二元对立,实现女性的文化自觉和性别自觉。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探究《愤怒的葡萄》的女性形象
作者: 董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描述: 《愤怒的葡萄》出自于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之手,发表于1939年,此作品被誉为“改变美国的20本书之一”。《愤怒的葡萄》通常被视为一部反映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问题纪实小说,该书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并且对评价莫衷一是。文章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地该作品进行解读,分别从女性形象中去挖掘《愤怒的葡萄》的主体意蕴。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王明丽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嬗变   现代中国文学   女性形象类型  
描述: 如果把整个生态圈比做"生命之网",语言则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之间的症候式节点;源自西方的启蒙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而灵肉一致的"人的文学"的提出则标示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启蒙有着明显的地域意识和身体意识以及个性觉醒后民族国家意识的生长所激发的人类性;但"人的文学"所蕴涵的生命欲望、生命感性、非理性、空间性、韵律感一直是现代中国文学所缺乏的,同时也造成沉默的"他者"———农民大众和不觉悟的妇女;在对启蒙叙事与家园意识的价值冲突与裂变的重估中透视女性形象的嬗变,重释"存天理、灭人欲"的话语生成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
作者: 熊文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女性  
描述: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自然和女性形象,可以使我们充分感受到她对自然和女性的关注和同情,更加深切地体会西方"父权制"文化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有助于引导我们积极建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爱友善、互利互惠的和谐关系。
鸽子河的他者:电影《冷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过任奇翔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冷山   生态女性主义   他者   人与自然  
描述: 《冷山》是美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2003年导演并编剧的一部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电影。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同名长篇小说。片中以不同女性角色的视角阐释了战争状态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微妙变化,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战争的残酷,赞扬了女性勇敢坚毅的性格和善良正义的美好品质。本文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视阈分析该片突出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有助于读者清晰全面地理解影片所表达的反战思想,以及对女性和自然的人文关怀。
《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燕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新女性形象   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描述: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芳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张艺谋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生态或环境的批评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结合,揭露父权制的社会是压迫女性和自然的根源。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视角,对张艺谋影片中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研究,可探寻出张艺谋导演的影片的主题——呼吁建立一个乌托邦,即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
两性和谐共存的乌托邦:从生态女性主义看女性形象的未来
作者: 仝志敏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在一直以来的父权制社会里,作为被支配对象的女性是没有话语权的,或者是沉默的。女性被扭曲的“他者”形象,直接导致了两性的不平等地位,觉醒的女性主义者开始了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状况不断恶化的今天,把女性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生态女性主义不但是女性主义的新发展,更是我们力争建立一个平等的、多元的、两性和谐社会的希望。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愤怒的葡萄》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周霞   来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生态女性主义   约翰.斯坦贝克  
描述: 约翰.斯坦贝克是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作家之一。他在著作《愤怒的葡萄》揭示了俄克拉荷马州人民的艰难处境以及绝望的生存挣扎。乔德妈妈和罗撒香是小说中最主要的女性代表人物,其形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小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这两位杰出的女性人物,并探索作者创造她们的意图。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珠牡与佩涅洛佩形象解读——基于《霍岭大战》和《奥德赛》
作者: 刘代琼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男权思想   女性形象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与自然都受男权制思想的支配,自然受男性统治,女性被男性歧视,因而女性和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通过梳理珠牡、佩涅洛佩与自然、男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两位女性和自然在男权制社会中都处于受压迫的地位。由于生存环境和社会形态等差异,珠牡具有朦胧的女性意识和抗争精神,而佩洛涅佩深受男权思想的侵蚀,倾向于隐忍。无论是珠牡的抗争还是佩涅洛佩的隐忍依旧改变不了她们沦为男权社会牺牲品的命运。在21世纪的今天,要想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只有彻底推翻男权制思想,才能真正促成当代女性自我主体身份的寻求、建构
< 1 2 3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