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时间交响中的生命壮歌——超性别视角下的黑龙江戏曲女性形象
作者: 朱雪艳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龙江   生命   时间   艺术作品   性别视角   女性形象   20世纪20年代   戏曲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崛起于新时期的黑龙江戏曲,又以突破以上两种局限的超性别目光,真实动人地展现了时代大潮中黑土地域的生命景观。[第一段]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女性形象价值
作者: 刘书营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悲剧底蕴   女作家   王安忆   历史变迁   人到中年   王琦瑶   旧上海   长恨歌   女性  
描述: 《长恨歌》是女作家王安忆的经典作品,它的魅力在于对生命悲剧底蕴的苍凉体悟,这种悲剧与苍凉与书中的主人公——王琦瑶无关,但通过王琦瑶表现出来,王琦瑶只是故事的载体,串起了作家对生命、人性、人生的理解
解读《骆驼祥子》中的三组关键词
作者: 苏也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虎妞   生命   关键词   悲剧人物   解读   故事   老舍   女性形象   理想与现实  
描述: 奔跑是一种状态,生命也是一种状态,如果说有些人的生活是将这两种状态合二为一的话,我想《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同时,奔跑是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