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王尔德】搜索到相关结果 33 条
-
试论王尔德爱情悲剧的美学意味
-
作者:
雷微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意味
王尔德
爱情悲剧
死亡
女性
-
描述:
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创作体裁丰富,涉及诗歌、童话、小说、戏剧等。在这些作品中,王尔德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美神”意味的女性形象;但所有贴上“美神”标签的人物在被神圣爱情光环
-
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的审美取向
-
作者:
钟艳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纯美
简美
繁美
王尔德
审美取向
-
描述:
19世纪唯美主义运动的集大成者王尔德一生所创作的作品种类繁多,每类作品的数量却并不大。他的创作初期以评论和童话为主,到了后期转向小说与戏剧,令他名声大噪的是他的四部喜剧,但小说和戏剧呈现两种不同风格
-
福楼拜、王尔德莎乐美故事的东方女性形象对比浅析
-
作者:
王传倩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罗底娅
东方主义
王尔德
福楼拜
莎乐美
唯美主义
-
描述:
最早见于《圣经》的莎乐美故事,在漫长的文学发展中为许多作家所钟爱,他们从不同角度加以演绎,借以抒发不同的情怀寄托,其中法国文豪福楼拜的短篇小说《希罗底娅》和英伦才子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可称作双星荟萃,绝代双璧。在两部作品中,作家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东方女性形象。
-
福楼拜、王尔德莎乐美故事的东方女性形象对比浅析
-
作者:
王传倩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罗底娅
东方主义
王尔德
福楼拜
莎乐美
唯美主义
-
描述:
最早见于《圣经》的莎乐美故事,在漫长的文学发展中为许多作家所钟爱,他们从不同角度加以演绎,借以抒发不同的情怀寄托,其中法国文豪福楼拜的短篇小说《希罗底娅》和英伦才子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可称作双星荟萃,绝代双璧.在两部作品中,作家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东方女性形象.
-
福楼拜、王尔德莎乐美故事的东方女性形象对比浅析
-
作者:
王传倩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罗底娅
东方主义
王尔德
福楼拜
莎乐美
唯美主义
-
描述:
最早见于《圣经》的莎乐美故事,在漫长的文学发展中为许多作家所钟爱,他们从不同角度加以演绎,借以抒发不同的情怀寄托,其中法国文豪福楼拜的短篇小说《希罗底娅》和英伦才子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可称作双星荟萃,绝代双璧。在两部作品中,作家受到不同思潮的影响,塑造了截然不同的东方女性形象。
-
论王尔德戏剧《莎乐美》中的“凝视”与“反凝视”
-
作者:
李察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王尔德
凝视
反凝视
权力
身体
《莎乐美》
-
描述:
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极富主体意识和个人魅力的女性形象,剧中复杂的"凝视"关系隐含着欲望纠缠、权力运作和身份意识。从凝视理论与福柯关于微观权力机制的论述可知,作品女主人公莎乐美利用
-
纯洁与堕落:王尔德三部喜剧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冲突
-
作者:
何兴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喜剧
王尔德
堕落
冲突
女性形象
纯洁
-
描述:
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在文学史上占有无可非议的重要一席。他的作品涵盖众多文学体裁,包括诗歌,童话,小说,戏剧。如今他的戏剧作品仍然广受传阅,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文章及
-
纯洁与堕落
-
作者:
何兴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喜剧
王尔德
堕落
冲突
女性形象
纯洁
-
描述:
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奥斯卡·王尔德在文学史上占有无可非议的重要一席。他的作品涵盖众多文学体裁,包括诗歌,童话,小说,戏剧。如今他的戏剧作品仍然广受传阅,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文章及
-
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观
-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王尔德
社会喜剧
夫妻关系
家庭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王尔德是西方唯美主义的主要宣言者,而真正为他奠定广泛社会地位的却是他后期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这几部代表作因总体上突出、明朗的现实性表现手法而与真正意义上的唯美主义作品相去甚远。本文认为王尔德在戏剧
-
歌剧与爱情: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爱欲与迷狂
-
作者:
王晶
来源:
音乐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歌剧院
迷狂
爱情
莎乐美
女性形象
施特劳斯
爱欲
音乐
-
描述:
一加拿大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弗莱在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模式迁移"理论:即文学史整体的发展呈现一种从神话开始逐渐下移的过程。经过"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史中"神话——浪漫传奇——古典戏剧——现实小说——反讽文学"五种大致的主题形式。当迁移发展至反讽文学时会出现一种回归的现象,讽刺的终结处就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