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父权制度下的女性悲剧:《德伯家的苔丝》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乐晟霁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悲剧
女性
-
描述:
时代宗教思想在政治、法律、伦理道德对女性的迫害,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爱情、婚姻等女性价值观念的深刻认识与反叛。由于年代的局限性和作者的男性身份,哈代对苔丝形象的刻画未能完全走出父权思想的影响,在作品中充满着悲观的宿命论。 本文在苔丝形象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哈代笔下女性悲剧的根源。
-
李安电影的冲突主题与分裂美学特征
-
作者:
柳改玲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奇观
父权
冲突
分裂性
-
描述:
谈论当下的话语电影,李安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从1991年《推手》公映引起世人注意,直至2007年藉《色,戒》第二次摘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并引发全球热议,李安及其电影已被人称为“李安现象”。李安取得耀眼夺目的成功,尤其是作为第一个在好莱坞拿到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成为当下研究的焦点。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理解。目前,关于李安电影的研究,多数集中在中西文化融合的领域,通过追寻李安复杂的文化经历和所处的时代因素,去探讨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李安是如何融合中西文化、如何创作等问题。 如果绕开文化分
-
初期的性别经济思想:从马克思女权主义角度阐释夏洛特·吉尔曼的作品
-
作者:
曾秦
来源:
东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
父权
马克思女权主义
性别经济
-
描述:
《妇女和经济学》以及乌托邦小说《她乡》,她对后世的贡献就不仅仅是哥特小说作者,而是她那汲取了乌托邦思想、马克思主义和达尔文主义后的女权主义思想,以及她在作品中详细阐述了经济、父权、女性特质、母性、家庭
-
电影性别机制的语言编码
-
作者:
王秀芝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蒙太奇剪辑
父权
对切镜头
构图
画外音
-
描述:
作为父权社会意识形态大厦至为迷人而有效的组成部分,主流电影以其强有力的电影语言构筑了它的性别机制——欲望的叙事和欲望的语言,它将女性作为客体/他者呈现在片中男性英雄和观影大众的欲望视域之中。此类带有
-
解读战後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幻想世界之一景-以金井美惠子之“兔”为例
-
作者:
陈美瑶
来源:
台大日本语文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父权
兔
幻想文学
金井美惠子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新興女作家,不約而同的以或擬態或諷刺或怪誕詭譎的手法創造出幻想的世界(fantasy),藉以挑戰日本戰敗後卻仍根深蒂固的「家族國家」意識形態及由男性宰制的性別關係。而經常出現在這些女作家幻想世界中的主題包括了亂倫、施受虐狂、遺忘症、殺嬰、食人肉、謀殺分屍、毀容等等。藉由聯想的和隱喻的模式所創造出來的幻想世界,女性作家得以跳脫男性主導的論述,以錯置自身慾望的方法表達自身之主體性。 在這些令人不安的作品中,金井美惠子的短篇小說所呈現的怪誕幻想世界最是震撼人心、令人印象深刻。本研究計畫將以
-
在疯癫中追寻华裔女性文化身份:解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中“疯女人”形象
-
作者:
刘笑飞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疯女人”
文化身份
父权
种族歧视
病理
-
描述:
汤亭亭是美国文坛中最杰出的华裔女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女勇士》是美国华裔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里程碑。这部小说自发表后在引起美国公众浓厚兴趣的同时,也掀起了无数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这部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忠实性和对华裔女性和华人社会的代表性上。伴随着批判和赞扬,美国评论界从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女权批评,后现代和后殖民主义等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研究。如今,国内文学评论界也以女性主义理论,解构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视角探讨了她的这部作品。在对这些评论的研读中我发现,少数人从疾病,特别是疯狂
-
父权统治下的性别身份缺失:论《小武》、《任逍遥》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宵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
父权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小武》
影片
逍遥
女性形象
性别身份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运动促成了左倾学术思潮在欧美的蓬勃发展,其中,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凸显文本外部研究的批评流派,被主流西方学界所接受和运用。然而,在华语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