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父权制的囚徒——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林英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神   可怕美人   性奴隶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叶芝的文学成就、国内外对叶芝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叶芝是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20世纪诗坛的领军人物,爱尔兰阿贝剧院的创始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常年在诗歌领域进行创作和创新,在诸如后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有傅浩对叶芝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研究,也有何宁对叶芝现代主义的研究;国外对叶芝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包括对其面具理论的研究、象征主义的研究、政治诗歌的研究、浪漫主义的研究以及神秘主
压迫中寻找自我——从布兰琪和萨拉菲娜看田纳西·威廉斯的女性观
作者: 陈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他者   女性观   独立自我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人物形象而家喻户晓。而随着女性的觉醒和女性对父权制社会的反抗,威廉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命运出现了转折。威廉斯的第一部爱情剧《玫瑰纹身》中的萨拉菲娜就是从反抗中找到了自我并获得了幸福。威廉斯认为,女性即使
觉醒和抉择——《觉醒》中三位女性人物比较研究
作者: 蔡秋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他者   觉醒   抉择   女性主义  
描述: 和解读。另外极少有人注意到,作为“家中的天使”而被父权制社会认同和推崇的阿黛尔,其身上有无法掩饰的女性主义本质。本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研究
作者: 向盼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性政治》   女权主义   性别诗学   米利特  
描述: 本文以米利特的性政治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米利特性政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观点、特点和贡献等方面。第一章分析了米利特性政治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旨在呼唤平等自由的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如黑人民权运动、反主流文化运动、反越战运动等,这些运动为随后发展起来的女权主义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照和呼应。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激进女性主义运动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迅速发展壮大,改变了把男女关系看成是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力关系的传统观点。第二章探讨了性政治理论的主要观点。通过广泛搜集文献、对文献
社会性别建构--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
作者: 许丽霞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主义心理学   性别建构   《父亲的微笑之光》   性别解构  
描述: 艾丽斯·沃克,美国黑人女诗人、小说家、杂文家、女权主义者兼政论家,是当代美国文坛最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作为妇女文学与黑人文学的杰出代表,艾丽斯·沃克的创作很多反映身处白人主流文化和黑人男性文化夹缝中的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其作品以对黑人家庭内部性别压迫问题的无情揭露而闻名,关注黑人妇女的苦难和奋斗,为她们的自我实现和独立自由探索出路,被誉为黑皮肤的“弗吉尼亚·伍尔芙”。《父亲的微笑之光》是沃克在1998年发表的一部以父女关系为切入点的小说,延续并深化了沃克作品中黑人男性对黑人妇女压迫的主题。笔者在对
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纪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艺术勋章,是唯一获得三次国家图书奖的作家,由于他对美国文学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获得终生成就奖章。贝娄的作品大都聚焦于一个男性主人公,女性人物通常是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大部分评论家都关注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困惑、挣扎和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女性人物被明显地忽略了。目前对贝娄女性观及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真实反映出贝娄创作的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对于贝娄女性观的问题,也存在互相矛盾的观点。对贝娄厌女症倾
菲茨杰拉德的厌女情结:《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郝菲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父权制   男性凝视   厌女症   窥阴癖  
描述: 弗朗西斯·斯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20世纪美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和桂冠诗人。他的小说吸引了无数学者和评论家的关注。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T.S.艾略特称为“美国小说自亨利·詹姆斯以来迈出的第一步”。这部充满金钱和物质气息的作品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的社会面貌。在小说中,作者大量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他创作的角色和他本人一样,曾追求过富家小姐,却因为金钱而屡次失败。他渴望过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但最后都梦想破灭。评论家们曾从作品的主题、叙
自我赋权之路: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
作者: 魏慧仙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赋权   父权制   女性哥特   托妮·莫里森   《爱》  
描述: 的小说和传统的女权主义作品有所不同,它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表明威胁女性自我赋权的根源首先是来自种族内部的父权制。借助女性哥特理论,并基于它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封闭的生活空间
天使与恶魔: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女性角色
作者: 霍婷婷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恶魔   女性气质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天使  
描述: 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女性通常被分为两个固定的极端类别:天使型女性和恶魔型女性。天使型女性具有父权制社会规定的女性气质——温柔贤良、忠贞不二、逆来顺受、谦恭卑怯、沉静缄默、忍耐克制、富有自我牺牲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陈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孤立和隔离   顺从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20世纪著名女性作家,新西兰文学的奠基人,是英国文学史上专注于短篇小说创作并以此扬名的作家之一。她辛勤创作,笔耕不缀,其一生虽然短促,但她始终不渝地坚持在短篇小说领域进行各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文学样式的实践,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拓宽了小说这一艺术载体的内涵和容量,因而对很少受英国作家重视的短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文学评论界对曼斯菲尔德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作品中现代主义写作技巧的巧妙应用和作品本身细腻温婉、散文诗化的行文表现风格,但曼斯菲尔德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思考
< 1 2 3 ... 19 20 21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