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歌剧与爱情:理查·施特劳斯《莎乐美》:爱欲与迷狂
作者: 王晶   来源: 音乐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歌剧院   迷狂   爱情   莎乐美   女性形象   施特劳斯   爱欲   音乐  
描述: 一加拿大的文学批评理论家弗莱在他的文学批评理论中,提出了一种"模式迁移"理论:即文学史整体的发展呈现一种从神话开始逐渐下移的过程。经过"神话——传奇——高模仿——低模仿——讽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文学史中"神话——浪漫传奇——古典戏剧——现实小说——反讽文学"五种大致的主题形式。当迁移发展至反讽文学时会出现一种回归的现象,讽刺的终结处就是神话
安娜 自由真挚爱情的殉难者
作者: 张黎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欺骗   上流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   世界文学   托尔斯泰   卡列宁   社会地位   爱情   人格   幸福  
描述: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有着许许多多以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的作品。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最耀眼夺目的名著之一,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而安娜从对自由真挚爱情的追求到幻灭的生动鲜活的影像,一百多年来更是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脑海中。
样板戏: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遮蔽
作者: 陈吉德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样板戏   拯救者   女性意识   革命意识   民族解放   阶级意识   爱情   革命斗争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样板戏在中国戏剧接受史上可谓是一个奇观。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中叶的整整十年间,样板戏成了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询唤”的理想化工具。如今,样板戏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积淀贮存在人们的记忆中。以女权主义理论审视样板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就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都成了图解革命概念、图解阶级概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
作者: 丁帆   齐红   来源: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在路上》   “家”   疲惫感   新时期   丁玲   爱情   张洁   知识女性形象   新写实小说   家庭  
描述: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丁帆,齐红流浪:一种古老而又现实的心态体验新时期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伊蕾在她的诗歌《流浪的恒星》里面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诗:“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这几乎成为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
宋代爱情话本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成因
作者: 吴云鹏   来源: 武警指挥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   形象   市民   艺术   爱情   组成部分   成因   小说   女性  
描述: 宋代爱情话本小说是宋代话本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都个性鲜明——有追求爱情自由的胆识和勇气。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成因有两点:一是话本小说是市民艺术,必然反映市民的生活。二是封建制度到了宋代开始衰落,新兴的理学充当了维护它的工具。艺术的话本小说必然反映这一现象。
简论池莉作品的男性形象
作者: 王晓梦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生活状态   生活中   池莉作品   简论   婚姻   爱情   男性世界   男人   传统文化  
描述: 作为20世纪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原生态”的展示为人所熟知的。她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男性的书写。她将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以及世俗人生中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通过作品中的人物
田汉早期创作的女性审美转向
作者: 何光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与肉   女主人公   审美观照   转向   审美意识   田汉   早期创作   爱情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如春风般唤醒了沉睡了千百年来的中国女性意识,一些知识女性接受了现代文明思想,开始寻求自身的解放与出路。与此同时,中国现代作家在创作中给予女性以前所未有的关注,他们从各个层面、不同视角对中国女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作者: 刘娜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自我意识   男性化   父权统治   爱情   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莱特   女性形象   男性世界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视角解读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形象
性别面具下的权力话语:谈阎真《因为女人》的性别立场
作者: 梁巧娜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选择   男性作家   女主人公   阎真   面具   性别立场   爱情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一阎真的小说《因为女人》自2007年出版至今,关注与评论一直未有淡薄。尤其是高校中的女生,对小说的关注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她们议论的内容,多是关于小说的女主人公柳依依的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也有许多女生由柳依依的命运推而广之联想到诸如女性价值或女性解放等其他更深远的问题的。她们的议论和思考,也更加扩大了小说的影响。不得不承认阎真有一种超常的想象力,借助这种想象力,从未涉足官场的他成功地完成了《沧浪之水》这部能洞察官场风云气色的现代官场小说。而作为男性作家,他又借助于这份超人的想象力,成功完成了《因
简爱:一株迎风而立的劲草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生活   迎风   现实主义小说   灵魂   夏洛蒂·勃朗特   家庭教师   十九世纪   罗切斯特   爱情   简爱  
描述: 《简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名著,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小说通过叙述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
< 1 2 3 ... 33 34 35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