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消费文化】搜索到相关结果 73 条
-
身体叙事:新时期女性写作的特征与前景
-
作者:
唐晓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实用理性
身体叙事
消费文化
仿真
-
描述:
身体是自我存在之所,是自然之体和社会之因的结合体,也是文学叙事的要素之一。本文通过身体叙事从相对客观的视角,放眼整个新时期女性写作,审视女性身体叙事在整个新时期的变迁和特征。通过身体叙事的变迁看整个新时期女性书写的演变,再通过演变看文学身体的思想启示和文化嬗变。身体叙事是透视女性文学和身体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本文根据女性文学本身出现的新的症候和时代出现的新风尚,将新时期女性身体叙事划分为沉重的身体、飞翔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现实的身体四个阶段。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发掘和探索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体叙事区别于其他
-
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初探
-
作者:
左小清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媒介
女性意识
消费文化
欲望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繁荣成为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将女性写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网络媒介给女性文学带来哪些变化?女性写作在网络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独特面貌?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对此加以研究。 第一章主要阐述两个问题:一是网络媒介特征给女性文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二是网络空间中的女性书写呈现出的实际特征——即欲望的狂欢。第二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评述网络女性写作的意义。通过追溯五四以来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网络女性写作首先具有启蒙性质和追求解放的积极意义;但是深入考察网络时代的
-
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旷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男权
后女性主义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码。因此,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析是女性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的研究主要用现代女性主义性别观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作简单化的模式分析,结论先行,批判缺乏对象性,批评结果也基本上逃不出“看与被看”或者是“现代女性对男权社会的颠覆”这两类简单的二元对立模式。面对广告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后女性
-
怀旧文化的符号学研究:“双妹”广告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文化的复兴
-
作者:
许凌娜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30年代上海
权力
身体
消费文化
怀旧
符号学
-
描述:
近年来,随着昆曲热的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又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一系列的文化复兴中,民国时期的上海尤其引人关注。怀旧的发生机制决定了它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只能在东西文化碰撞,过去与现在交融的时代产生。然而,学术界还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此研究的先例。正因如此,作者想在该领域作个尝试。“双妹”是一个起源于民国上海的化妆品品牌,当时在沪上红极一时。沉匿半个多世纪后再次登陆上海时声势浩大,引来众人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广告以两位具有民国风情的女子作为主角,然而细细观赏,她们的妆扮又与当时民国上海摩登女郎的样子并不相
-
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
-
作者:
赵元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表现
小说创作
消费文化
都市文明
叙事手法
海派文学
-
描述:
本文以消费文化、现代性研究等文化研究理论为依据,从海派文学的叙事方法、观察人物的角度、感受生活的方式,特别是审美表现的形式中深入分析它与当时都市生活和消费文化的联系。揭示海派作家的创作已经最深刻地介入到资本的循环之中,这种结合点就是审美与资本的统一:文学与商品,艺术的感受与都市的生活方式已经合二为一并交融一体。艺术不能摆脱它所生成的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海派文学必然会带上商品文化的不可磨灭的痕迹。没有上海都市文明的发展和商品文化的扩张,就没有海派文学的成熟和发展。 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五章,从消费文化的特征在海派
-
张欣小说创作论
-
作者:
任淑芹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直面现实
地域文化
消费文化
女性
雅俗共赏
-
描述:
本文从作品的文本内核、地域文化对小说风格的影响、消费文化对文体的内在渗透等维度,在文化研究与审美分析相结合的视野中,分析了张欣都市小说的特点,进而窥斑见豹地对新都市小说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文化反思。 一、直面现实的都市与女性交汇的文本内核。张欣的作品从生存的挤压、精神的迷惘、爱情的困惑等多个角度,表现了商品经济时代物质欲望对都市女性的围困,塑造了一些不随波逐流、不沉溺物欲的女性形象,抒写她们在你死我活的商业竞争中奋斗的艰辛与疲惫,在爱情上的伤痛与失落,谱出了都市女性况味复杂的心曲。作家从个人体验出发,直
-
试论消费文化下的泛女性气质:以《瑞丽·伊人》与《时尚·先生》叙述的两性角色为例
-
作者:
刘娟
刘于思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男性形象
时尚杂志
性别形象
中产阶级
消费文化
两性角色
文化研究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
描述:
一、消费语境下的时尚杂志人物形象媒介呈现的性别形象是文化研究的经典课题,而市场细分的时尚杂志无疑为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样本。时尚杂志在中国蓬勃发展始于1987年[1]。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
-
身体的当代消费景观
-
作者:
何林军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享乐主义
欲望
肉体
健康
消费文化
身体消费
波德里亚
女性形象
景观
-
描述:
身体,现在成了消费的主体,我们主要以身体的方式实施消费;同时,身体是消费的最大对象,也是"我们消费的最佳对象"①,所以,很多商业设计只针对身体,尤其是女性身体。这样一来,在我们这个时代,身体成为了"我们赖以栖居的大社会和小社会所共有的美好工具。"②笔者在观看印度电影《永不说再见》时,记下了印度人擅长的歌舞场面中的一段歌词:"来摇滚吧,我的爱人/来和我一起摇摆/这些柔软的身躯/这些摇摆的
-
“开心果女郞”
-
作者:
李陀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评
意识形态
跨国资本
女性性别
全球资本主义
消费社会
古典油画
开心果
消费文化
女性形象
-
描述:
包括广告在内的图片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精美,已经成为当前各种刊物编辑出版的一个共同趋势。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些图片同样是文本,同样可以“细读”。由于图像在现代传播手段中日益成为主要媒介,成了“主角儿”,对各式各类的“图”和“像”进行分析批评,就变得非常重要,可是对习惯于和印刷成文字的文本打交道的批评者来说,这个弯儿还真不大容易转过来。
-
消费文化下的都市青年女性
-
作者:
骆晓戈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青年女性
都市
个人奋斗
消费文化
google
电视剧
热播
-
描述:
蜗居热播究竟有多热?2010年1月25日我用google搜寻关键词:蜗居,累计一亿六干九百万条结果。网民普遍认为由六六编剧的《蜗居》,被誉为2009年最好看的电视剧。它直面社会三大热点:房奴、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