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拒绝做第二性的女人 西蒙·波娃访问录
作者:   联邦德国   史瓦兹   Schwarzer   A.     顾燕翎   来源: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波伏瓦  
描述: 本书据英文本“After the second sex 译出:本书作者是西德妇女运动最有名的活跃人物,她与西蒙·波娃共事了十年,而作成这些采访。
波伏瓦《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评析
作者: 赵燕妮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存在主义   波伏瓦   女性解放   女性主义  
描述: 身兼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和哲学家等众多头衔于一身的西蒙娜·德·波伏瓦,作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世界女性之一,她以独特的视角,应用存在主义思想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女性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处的社会处境及这一处境的演变过程与规律。波伏瓦不同于以往无论是专门化的或是单方面进行探究的女性研究,她不再是保守地参考、利用历史上男性思想家赋予女性的社会意义进而完成自身的女性主义理论,而是将思考的着重点靠拢在女性平等的方向,拷问并深究了应当作为社会自然主宰者之一的女性所面临的各种社会不平等的历史由来,以期在分析根源的基础上为
波伏瓦女性主义思想及当代意义探讨
作者: 何雪梅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女性形象研究   波伏瓦   女性主义思想   第二性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Beauvroir 1908—1986),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法国当代女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家、女权运动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波伏瓦一生著述颇丰,其小说和批评散文无不散发着浓烈的女性主义气息,尤其是她的论著——《第二性》,集中体现了她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   中国   波伏瓦   译介   创作   研究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波伏瓦的作品及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女性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研究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及社会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选题的选定与研究史梳理,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创新性和价值、研究范围与内容等。 中国对波伏瓦的译介始于1981年,期间经历8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热潮、1986年波伏瓦的逝世、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2008年波伏瓦百年诞辰,在时代需求的推动下,译介工作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小高潮三个阶段后初具规模,
法国新妇女运动
作者: 刘梦   来源: 西欧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法化   妇女问题   妇女地位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法国社会   流产   波伏瓦   法国妇女  
描述: 战后法国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法国妇女的法律地位仍然很低。这种不适应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下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新妇女运动的爆发。战后法国的新政治格局推动了新妇女运动,而妇女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这场运动兴起的决定因素。70年代后运动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妇女权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妇女解放运动把争取流产合法化作为第一个目标,并取得了胜利。由于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妇女解放运动内部从一开始就存在分歧,对运动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造成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部存在众多
赵玫文化随笔:她不想成为那束散乱的花(上)
作者: 赵玫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特   资产阶级   女权主义者   妇女运动   存在主义   哲学家   波伏瓦   小说家   男人   女性  
描述: 她的脸上有一种神秘而典雅的感觉。我说的就是波伏瓦。一个作家、哲学家,坚定的女权主义者。她有着"高雅的外貌",她是"最美的存在主义者"。是的,波伏瓦就是这个很美的女人。她的美并不完全来自于天生。而是因为她有思想有追求后来又有了成就。她的小说获龚古尔奖。她的关于女性的著作被誉为西方妇女运动的"圣经"。她出身在资产阶级的家庭
“第二性”50岁了
作者: 马振骋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级制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波伏瓦   散文集   阶级分化   同性恋者   男人   第二性   女性  
描述: 1949年6月,波伏瓦发表《第二性》。很少人知道书名的确切含义。根据波伏瓦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散文集将取名为《第二性》,法语这样叫还不错,因为有人把同性恋者称为第二性’,没有明说女人排行第二,也不是简单地跟男人平起平坐,因为等级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第二性》是一部谈女人的书,从上古谈到今天。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是不能说本来就有了男性和女性,这是社会演变和阶级分化而形成的。男人带着他的男性天生就是力、阳刚与权力的体现,而女人带着她的女性只能是情、温柔与服从的象征,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几千年来,都是这
波伏瓦追求真理的一生
作者: 张放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女作家   追求真理   叛逆者   文学创作   波伏瓦   小说家   知识分子   女权主义运动   代表  
描述: 法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旗手西蒙娜·德·波伏瓦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四日在巴黎溘然病逝,享年七十八岁。她毕生追求真理、勇敢奋斗,被认为是“推动法国社会前进的伟大作家之一”。在萨特于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谢世后,她的离世又给法国文学、哲学、妇女运动留下了不可弥补的空白。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概述
作者: 陶丽·莫依   林建法   赵拓   李黎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秩序   妇女解放   法国   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波伏瓦   激进主义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我们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女权主义理论家。然而,1949年当她出版《第二性》之际,她曾深信单单社会主义到来就会使女人不再受压迫;因此她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而不是女权主义者。今天,她的立场似乎有所改变。1972年,她加入WLF(妇女解放运动组织)并首次公开宣布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她通过指出妇女运动中出现的新激进主义,解释了自己推迟认可女权主义的原因:“在妇女解放运动组织1970年建立之前,在法国存在的妇女团体总的来说都是改良主义和墨守陈规的。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法国女性文学丛书”中译本序
作者: 江峰   来源: 法国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存在主义   法国政府   小说作品   尤瑟纳尔   波伏瓦   女性文学   艾丽丝   中译本   代表作  
描述: “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法国女性文学丛书”中译本序江峰Rtsuthe:L’auteurdecetarticle,rallcteurenchefdelacollectionderomansfemininsfrancais,afaitunea...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