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间”与“庙堂”的审美象征:论《檀香刑》孙眉娘、钱夫人的审美意义
作者: 凤卓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庙堂   《檀香刑》   钱夫人   孙眉娘   民间  
描述: 小说《檀香刑》通过孙眉娘、钱夫人两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揭示了关于民间与庙堂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审美取向。这不仅构成了莫言小说《檀香刑》内在隐形结构,表达了作家的民间写作立场,而且也开拓了具有审美象征意义的民间文化空间。
从私人空间到敞开之地:林白小说创作论
作者: 刘杨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实   回望   林白   女性文学   转型   民间  
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林白被归入到“女性主义作家”的行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其早期的作品中,林白的确是以女性的私人经验为主要的言说对象。然而,一味的认为她的创作是以对抗主流和男性话语中心为主要目的的看法是有失准确的。在林白早期的创作中,比起对主流话语的反叛,林白更注重的是如何彰显女性个体的优秀。林白建构起重叠交错的女性世界,用诗意的言说维护着女性的美丽、愁苦与尊严。在密闭的私人空间中,掩盖在作品下的个人情绪与困惑被揭露了出来。2000年,林白的创作进入到转型阶段。封闭在私人空间中的女人们几近消失。林白开始
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的民间文化存在——以女性人物为基点再读《创业史》
作者: 周航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基点   《创业史》   文化存在   主流意识形态   遮蔽   民间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革命时期的文学经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小村庄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来弄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之后,冯牧、邵荃麟、严家炎等均对小说中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蛤蟆滩上“三大能人”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等人物形象作了公允的分析。几乎所有的评价都是基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即使是著名的“中间人物论”也难以脱离官方文学史的评论框架。
主流意识形态遮蔽下的民间文化存在
作者: 周航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基点   《创业史》   文化存在   主流意识形态   遮蔽   民间   女性人物  
描述: 一作为革命时期的文学经典,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价值似早有定论。柳青本人在谈到《创业史》创作初衷时,说是想通过1953年前后西北终南山麓一个名叫下堡乡的小村庄的农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故事,来弄清楚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
我国最早的民间妇女组织
作者: 暂无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书   妇女   组织   敦煌地区   女人   民间   图书馆   第三世界国家  
描述: 在法国国立图书馆所藏敦煌文书第三世界国家489号里,记载了唐末五代敦煌地区“女人社”的社约文书。从文书内容来看,“女人社”是下层民间妇女自愿结成的组织。她们以“至诚立社”为宗旨,提倡社员之间的地位平等,“大者若姐,小者若妹”,彼此互相尊重,互相爱护。
加强民间女性社团联系 拓展妇女组织新领域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社会进步   政府职能   社团   妇女组织   组织工作   民间   女性  
描述: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进步,各种民间女性社团应运而生。上海市妇联按照全国妇联章程、工作条例和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