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可能性的寻找:在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民族叙事   民间叙事   女性叙事  
描述: 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小说叙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取材于个人经验的叙事转变为建基于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等的叙事。小说叙事内涵由自身而及同类,立足个体生命,着眼于人类群体共同的精神处境。女性叙事视点的转折:体现为从外部探索转换成对女性本体的生命与精神的深层叩问。女性叙事话语对民间叙事有承接与超越,有机地协调了女性叙事与民族叙事,充满着诗意与理性。叙事产生的美学效果则是女性经验与虚构、审美情感性与理性得到高度统一。
可能性的寻找:在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女性小说的叙事追求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民族叙事   民间叙事   女性叙事  
描述: 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小说叙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取材于个人经验的叙事转变为建基于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等的叙事。小说叙事内涵由自身而及同类,立足个体生命,着眼于人类群体共同的精神处境。女性叙事视点的转折:体现为从外部探索转换成对女性本体的生命与精神的深层叩问。女性叙事话语对民间叙事有承接与超越,有机地协调了女性叙事与民族叙事,充满着诗意与理性。叙事产生的关学效果则是女性经验与虚构、审美情感性与理性得到高度统一。
《长恨歌》中女性化民间叙事方式
作者: 张洋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物质追求   女性视角   民间叙事   规避政治  
描述: 《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的巅峰之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同时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作。本文从民间叙事方式和女性视角两个方面分析了《长恨歌》具有的独特格调。重点从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依赖和对政治的回避中阐释民间叙事,以及在女性视角下,分析女性与城市的关系。
女性化的民间叙事
作者: 唐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叙事   女性化   王琦瑶  
描述: 女性文学是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创作领域,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女性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长恨歌》以女性化视角,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王琦瑶的一生,再现了旧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空间和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对《长恨歌》的分析来研究其女性化的民间叙事方式。本文从“城”的女性文化载体、日常生活的民间书写、女性体验的审美观照和对《长恨歌》语言魅力的分析,及与其他女作家的比较五方面入手,分析了《长恨歌》独特的叙事方式。将城市作为女性文化的载体,王琦瑶成为城市的化身,二者是融为一体的。以民间叙事的方式对日常琐屑之事进行细致的描
女性化的民间叙事:评析王安忆的《长恨歌》
作者: 唐晶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叙事   女性化   王琦瑶  
描述: 女性文学是近年来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的创作领域,王安忆的《长恨歌》在女性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长恨歌》以女性化视角,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王琦瑶的一生,再现了旧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空间和精神面貌。本文通过对《长恨歌》的分析来研究其女性化的民间叙事方式。本文从“城”的女性文化载体、日常生活的民间书写、女性体验的审美观照和对《长恨歌》语言魅力的分析,及与其他女作家的比较五方面入手,分析了《长恨歌》独特的叙事方式。将城市作为女性文化的载体,王琦瑶成为城市的化身,二者是融为一体的。以民间叙事的方式对日常琐屑之事进行细致的描
谁在边缘地吟唱?——转型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女性写作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型期   身份意识   民族文化   主题内容   话语方式   民间叙事   女性写作   历史与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中国少数民族   女性生存   女性文学   都市景观   女性作家   发展轨迹   主流文学   吟唱   女性自我   中国当代   民族意识   历史性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内在发展轨迹、特点以及主题内容等方面都有了历史性的变化.少数民族女性作家更加侧重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体认与寻找,以民间素朴的话语方式逼近女性生存的历史与现实,强调原始状态的风景与现代都市景观的多重呈现.无论是民间本土的叙事抒写、多种民族文化的沟通抒写,与融入了主流文学的写作,都着力于对女性生存、民族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在民间叙事的基础上,以激越的姿态回应了民族文化的脉动,凸现了女性自我身份意识与民族意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