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母女关系】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对《喜福会》中女性形象的解读
-
作者:
姜华瑞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美文化
母女关系
喜福会
女性
-
描述:
《喜福会》讲述了母亲和女儿两代人的故事。从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命运等方面的刻画,生动地刻画了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冲突,本文从母女两代人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时代着手,来分析作品中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性形象。
-
论文化观念流变与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张婧磊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女性形象
文化观念
-
描述:
在新文学史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女性形象经历了从政治文化到社会文化表意符号的转变过程,女性形象的主题和意义趋于多样化。透视由母女关系折射出来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到文化观念的差异对于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女性形象的塑造在文化观念的流变上体现了一种崭新的精神风貌。
-
翟永明诗歌中的“母女”关系探析
-
作者:
李瑜
来源: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母女关系
翟永明
-
描述:
"母亲"是女性独有的一种功能,身上负载着众多的精神内涵,而翟永明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则剥离了附加在母亲身上的光环,将母亲还原为一个真实的女人。本文围绕《母亲》和《十四首素歌》,运用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法,对作品中母女之间由质疑颠覆到理性审视的过程进行整理和解析。
-
《长恨歌》与《桃之夭夭》之母女关系探究
-
作者:
丁洲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之夭夭》
《长恨歌》
王安忆
母女关系
-
描述:
王安忆和张爱玲一样致力于上海女人的描写,她通过种种性格各异、形象丰满的女性形象建构与描述着上海城,是海派最传神的继承人,更是女性写作的集大成者。虽然王安忆本人极力否认其女性文学者的身份,但她对于女性世界的独特抒写和全新建构,使得她始终无法脱离女性文学的藩篱。而对于女性研究最基本的莫过于母女关系的研究。
-
任性的孩子,气喘吁吁的母亲―《洛莉塔》中母女关系、女性身体与俄狄浦斯情结
-
作者:
郭萍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洛丽塔
俄狄浦斯情结
母女关系
身体
-
描述:
文章从母女关系、女性形体、俄狄浦斯情结等角度解读《洛莉塔》小说文本,揭示《洛莉塔》中的母女关系以及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控制。
-
任性的孩子,气喘吁吁的母亲——《洛莉塔》中母女关系、女性身体与俄狄浦斯情结
-
作者:
郭萍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
母女关系
身体
《洛丽塔》
-
描述:
文章从母女关系、女性形体、俄狄浦斯情结等角度解读《洛莉塔》小说文本,揭示《洛莉塔》中的母女关系以及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形象塑造的控制。
-
谭恩美长篇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兼与国内当代女作家的母系写作比较
-
作者:
李娣霞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系写作
母女关系
谭恩美
-
描述:
谭恩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文坛上炙手可热的华裔女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深受广大西方读者欢迎,稳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也成为美国各高校华裔文学研究机构的新宠,她的成功使一直以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华裔文学赢得西方主流文坛的较多关注。谭恩美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小说中的主人公几乎都是女性,自始自终都是由女性掌握话语权。在她塑造的众多瑰丽的女性形象中,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母亲与女儿,她用细腻温情的笔法表现出处于中美文化冲突中的华裔母女间既渴望亲近又矛盾重重的内心纠葛。母女关系几乎成为了谭恩美小说不变的主题,
-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母女关系
-
作者:
王玉麟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母女关系
自身发展
-
描述:
作为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言人,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在很大程度上被狭义地定义为“共产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神秘主义者”。对其多重身份的讨论也大多集中在其作品中显露出来的女权主义及一些偏激意识倾向上。然而,多丽丝·莱辛作为母亲和女儿这一角色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影响却几乎无人问津。人们只看到其作品反应出来的作家意识,却没有考虑到其本身经历和身份带给作品的影响。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多丽丝莱辛的三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重点探讨其文中母亲和女儿的关系表述,来证明女性身份在其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体现以及挖掘
-
光辉与艰难
-
作者:
蔡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母女关系
黑人社区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
-
美国华裔女性形象定位——一个美国文学研究的角度
-
作者:
艾磷
朱一箐
来源:
上海商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美国华裔文学
两性关系
母女关系
女性气质
-
描述:
本文所涉及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华裔女性是如何从文化、种族、性别的他者地位,逐步走向自我觉醒和自我开拓的.通过文化研究及文学比较等手段对各阶段的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历史等问题作了较为细致而深入的探讨,追溯了华裔女性生存、发展的艰辛与挫折,揭示华裔女性形象随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而演进的脉络;从若干女性问题出发剖析了华裔女性自身的矛盾与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