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林白】搜索到相关结果 104 条
-
“沉默的他者”与“空白之“祥林嫂”:男性书写的女性盲点页”
-
作者:
王璐
来源:
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沉默
第一人称
《伤逝》
陈染
写作
书写
林白
中国现代小说
讲述
-
描述:
鲁迅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鼻祖,《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小说为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赢得了不朽的声誉和地位。然而细读其以书写女性形象为主的小说《祝福》和《伤逝》,却发现祥林嫂和子君一直处于被讲述的地位而沉默不语。无论读者做怎样的努力,都无法走近她们,了解她们的内心。而同为第一人称的写作,读当代女性作家陈染和林白的作品就不会有此顾虑。在她们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始终在面对着你,真诚而主动地向你讲述着一个女人的内存感等.情感欲望和
-
“她们”的命运——林白小说的女性人物
-
作者:
王均江
叶立文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当代文学
命运
文学语境
女性写作
林白
文学现象
叙述
小说
女性人物
-
描述:
在九十年代的文学语境中,女性写作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特别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女作家对女性身体和隐秘内心的书写。更为重要的是,女性写作在有意无意中,主动疏离了当代文学无时或忘的“旋律”,这一旋律常常被革命、启蒙等意识形态话语所把持,从而或多或少地远离了人的生命意识。特别是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在这种“被叙
-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林白访谈录
-
作者:
林舟
齐红
来源:
花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诗性
写作状态
生命理想
小说创作
小说写作
女性写作
林白
心灵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小说家,林白在她的小说中所展示的世界,给人的最为直接而强烈的印象或许就是它那不可羁縻的激情的洪流,它拍击乃至冲垮了小说的陈规俗套筑起的堤岸,在一片汪洋恣意涌聚的风景中,突现出撤除了任何遮拦和屏蔽的心灵。从根本上说,这是从重重重压下耸身挺立的女性的心灵,她柔软而敏感的触须,从女性的角度贯通起当代生活斑驳的光影和沉滞的阴云。在对这样的心灵的接近中,我们看到了林白作为女性写作者将对生命存在的深切体验和超越意向,化解为快意自由的叙述语流,诗性的光雾从中升腾起来,女性生命个体对自我的确证、对非我的拒斥以
-
走出自己的房间
-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作家
朴实
女权运动
妇女运动
趋向
中国女性文学
林白
创作
繁荣
-
描述:
女性文学在上世纪末无疑是喧嚣的。虽然 终究也只占一隅之地,然而与世界女权运动、尤 其是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运动大会相呼 应,中国女性作家在短短的20年间,留下了极富 特色的创作轨迹,而相应的女性文学批评则更加 高涨--甚至当女性文学创作在新世纪逐渐趋 向平和朴实的发展时,女性批评还流连在上个世 纪的激情中。而上世纪末女性文学从创作到批评 的繁荣既是中国女性文学迅速发展的体现,同 时,也是中国女性文学被世界文化潮流携裹并不 完全自主自觉的表现的记录,现在从某种角度甚
-
爱情的失乐园——女性文学角色定位及误区
-
作者:
朱彤
来源: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曲线
爱情理想
心理成因
王安忆
中国女性文学
角色定位
蒋子丹
陈染
林白
社会内涵
-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对爱情主题的态度及其发展趋向颇值得玩味,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女性作家通过爱情主题所传导的深刻社会内涵及其心理矛盾。可以看到,自"五·四"至20世纪末中国女性文学爱情主题呈现出奇异的发展曲线,反映出女性文学对爱情之追求与幻灭,对其分析可揭示这种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从而指明女性文学在爱情描述方面对女性社会角色定位的历史地位及其缺失。
-
一个人的战争——从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语言谈起
-
作者:
赵仕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波伏娃
王安忆
女性话语
《烦恼人生》
陈染
不谈爱情
张洁
女性写作
林白
-
描述:
一、导火索二十世纪对于置身中国的女性来说,是一个动荡与彷徨,颠覆与重建的时代。西方的女权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西蒙·波伏娃和伍尔夫的作品和理论,如《第二性——女人》,《一间女人自己的屋子》等对女性写作产生了直接又深刻的影响。二、短兵相接的三个阶段新时期女性话语权力的呼唤清晰而大胆,急切而焦灼。80年代初的一些女作家似乎摒弃了女性的精致细腻,以自己的“雄性”显示出锐不可当的气势,意欲与男人一决高下,
-
刀尖上的舞者——浅谈张爱玲的创作及女性文学
-
作者:
吴丹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验世界
人生感悟
女性心理
时空意识
宦家
《金锁记》
林白
沉香屑
女性主体意识
传奇小说
-
描述:
张爱玲的创作,因在那个时代不入流而始终蒙着一层由凄厉与迷幻编织成的神秘面纱。其由女性独特的感知而构筑起别样的经验世界,征显着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对女性心理痼疾的挖掘,使得张爱玲的身上始终带有不同于那个时代的印痕,成为文学史中最鲜亮的存在。“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当40年代的主流作家在为现实的政治环境奋臂疾呼时,出身满清达官显宦家庭的张爱玲却在自己的公寓中构筑着独特的传奇小说世界。她的小说在现代文学
-
媒介建构中女性文学的新境遇——以余秀华事件为例
-
作者:
郑斯扬
艾闽
来源:
学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艾米丽
男性话语
《诗刊》
卫慧
女诗人
女性话语
陈染
爱情诗
女性写作
林白
-
描述:
2014年10月湖北女诗人余秀华的新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火速蔓延,引发了一场大众热议。无论是在私下场合还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公众媒介上,余秀华的那句“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成为大众谈论的焦点。这首诗作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作家沈睿显然把这首诗作理解为一首思想性极高的爱情诗、情爱诗,“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迪肯森,出奇的
-
西方女权主义视域下桐华的作品
-
作者:
潘海英
丁丽蓉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有成
波伏娃
娜拉
西方女权主义
陈染
步步惊心
林白
一个女性
女权思想
徐坤
-
描述:
或许人们并不同意将桐华的作品归到女性文学旗下,她的作品并不像陈染、林白等有意构建女性意识,构筑男女之间的壁垒,甚至连琦琦与张骏(《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以下简称《年少时光》)的矛盾也并不是男女意识的差别,而是成长过程中被过分强化的自我意识,《被时光掩埋的秘密》
-
暗示与摹仿:林白小说中的欲望三角
-
作者:
李奕然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尔赫斯
介体
《一个人的战争》
勒内•基拉尔
摹仿
林白
女性文学
暗示
-
描述:
在物质丰盈、思想解放的新时期,女性仍然没有摆脱依附他者的状态,精神无所依凭,这一问题在林白的私人化写作中十分突出。文章试图运用勒内•基拉尔的“介体”理论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源,解读女性欲望产生、运作的方式,暗示与摹仿是主要手段,并探讨他者欲望产生作用的原因。林白在创作中无法指明女性的家园,却找出了病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