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杜十娘看明代女性新的婚恋观及其成因
作者: 郝敏君   来源: 管理科学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言二拍   成因   杜十娘   女性形象   婚恋观  
描述:杜十娘看明代女性新的婚恋观及其成因
用情节论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者: 沈天帷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突   情节论   黑格尔   悲剧   杜十娘  
描述: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中的名篇,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
用情节论分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者: 暂无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冲突   情节论   黑格尔   悲剧   杜十娘  
描述: 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是明代白话小说集《三言》中的名篇,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执著追求自己心目中美好理想的女性形象
与命运抗争——从崔莺莺到杜丽娘、杜十娘
作者: 何慧莹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礼   崔莺莺   命运   杜丽娘   杜十娘  
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个个闪光的女性形象让人记忆犹新。崔莺莺、杜丽娘、杜十娘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青春美丽的她们对爱情却有着同样美好的憧憬。她们以不同的身份、地位、方式来诠释着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唱响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十四):长河情真百宝沉──从杜十娘的遭遇看情与利对立的价值观
作者: 韩晓云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与利   李甲   明代社会   杜十娘   价值观  
描述: 杜十娘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名妓。她与李甲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她蹬纯情善良的性格特征,更使她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明代社会市民阶级兴起之后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杜十娘的死就是这种价值观冲突
谈高中课本中的几个女性形象
作者: 夏蕾   来源: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鸣凤   繁漪   女性形象   林黛玉   杜十娘  
描述: 随着女性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大家对女性也越来越关注。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人在家庭中既要当好贤妻又要当好良母,这样以来如果还要追求事业的成功就很难了,所以女性是伟大的,成功的女性就更不容易。在高中课本中出现一些令人景仰的女性形象,她们尽管身世悲苦,但性格坚强,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同强大的封建势力相搏斗,虽然终被黑暗势力所吞噬,但那自尊、自爱与命运抗争的性格即便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浅析杜十娘与娜拉之异同
作者: 孙建梅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尊严   独立   娜拉   自由   女性解放   杜十娘  
描述: 杜十娘生活在封建意识浓厚的明代社会,娜拉生活在19世纪处于附庸地位的挪威社会。杜十娘与娜拉在文学史上是两个颇具影响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点是: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身份地位不同
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韩永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困境   剩女   窦娥   婚恋问题   高中语文教材   刘兰芝   中国式离婚   杜十娘   林黛玉   翠翠  
描述: 幸福之门?鉴于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我在教读文学作品时,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引起了我的反思和探究。林黛玉、翠翠、刘兰芝、窦娥、祥林嫂、杜十娘……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时代,属于不
论“三言”女性形象的进步意义
作者: 邹壮云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三个方面   进步意义   主要题材   妇女生活   贞节观   女性形象   冯梦龙   杜十娘   三言  
描述: 三言三部书,共计一百二十篇,几乎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而其中以妇女生活描写为主要题材的篇章占三分之一以上。冯梦龙描写这些故事时,以打破不问情理只论伦理地位的名教束缚为主体,
语文课本里的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
作者: 陈欣   来源: 文学教育(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辛酸泪   语文课本   教育意义   作品内容   文学作品   红楼梦   人生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杜十娘  
描述: 《红楼梦》里面有这样几句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中,味不但有文学作品内容之味,更有人生之味。仔细品味,其味无穷。我们品味文学作品的同时,其实也在感悟人生。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