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权利】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论男权社会藩篱中的妇女参政
-
作者:
孙小迎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权力
妇女参政
权利
-
描述:
;并提出在现阶段 ,为了改变妇女的整体命运 ,追寻平等的理想 ,妇女运动为妇女争取普遍的权利比为少数不能关注妇女命运
-
论清教主义对美国女性发展的影响
-
作者:
郭维
周晓凤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育
权利
清教主义
女性
-
描述:
新教的宗教影响力,从而培养信仰坚定的清教徒,但它在客观上却促动了美国女性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为女性的平等与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无语的抗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女性权利的抗争高潮
-
作者:
李婷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语
多元
权利
抗争
-
描述:
的文字、自己的体验为刚刚独立站起来的女性们争取着权利,在文学上进行着艰难而深入的探索,向世人展示着女性特有的思想、生活、追求与挣扎.
-
女性与学术研究 起源及影响
-
作者:
美
罗森
Rosen
R.L.
来源: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英文
权利
教材
研究
女性
-
描述:
本书为女性研究的入门性课程,它以例证的形式说明了女权扩张论的观点在学术领域里产生的碰撞。本书探究了11个主要领域,调查了在过去30年里女权扩张论学者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做出的批评。本书的特色包括,展示了学术领域内一个立体背景;主题涉及面宽泛;每一章前面都有序……
-
关注女性的权利与权力实现:对女性参政与从政问题的几点思考
-
作者:
陈苏军
来源:
理论文萃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权力
妇女
问题
权利
-
描述:
女性政治家的比例依然少得可怜。各种女权主义流派也极少涉及权力尖端女性研究,本文认为对女性政治参与水平的衡量,既要看女性基本权利的保障状况,更要关注女性政治权力的实现程度,要加大对女性从政和女性权力问题的研究、实践与探索。
-
妇女在20世纪巴勒斯坦民族运动中的角色及其特点
-
作者:
梁嘉真
来源:
理论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妇女
民族运动
权利
巴勒斯坦
-
描述:
巴勒斯坦妇女运动植根于追求独立的民族运动,然而,妇女只关心民族问题,忽视和逃避社会问题。虽然巴勒斯坦妇女运动应民族运动的发展而产生和壮大。但是妇女权利状况的改善并不明显。在20世纪不同阶段的民族运动中.巴勒斯坦妇女的角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思潮的演变
-
作者:
荒林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中国大陆
权利
女性文学
思潮
-
描述:
本文采用话语理论分析出现在中国大陆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女性文学思潮现象,探讨大陆女性文学思潮形成背景、话语资源及演变形态,认为大陆女性文学思潮以话语权的争取为原动力,历经始发、持续和高潮三阶段的发展,在本土资源和外来女性主义思想双重作用下,目前已进入多元分化时期。
-
卡夫卡长篇小说中的权力叙事
-
作者:
徐丽亨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卡夫卡
权力
叙事
权利
女性
-
描述:
卡夫卡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一直以来是学界倍受关注的三部重要作品,其主题意蕴、美学思想、文化内涵、比较研究等有众多的著作问世,其中叙事手法和官僚制度也有涉及,但多数是对某一部作品的内容和创作技巧展开研究,笔者认为三部小说在叙事手法、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上具有共通性,即都指向“权力”,不仅有学界认为的官僚制度权力,更是有社会权力、国家权力甚至内化为人的本质的“权力”,因此本文以“权力”为中心展开研究。本文站在意识形态批评、解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修辞学、巴赫金对话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等西方后
-
阿联酋的妇女概况及其组织
-
作者:
陈玉龙
来源:
中国穆斯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
阿联酋
教育
妇女
权利
妇女组织
-
描述:
阿联酋的妇女概况及其组织
-
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修辞中权利-和谐对立话语的女性主义分析——一种跨文化和解的尝试
-
作者:
关依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运动
女性主义法律理论
自由主义
权利
儒家文化
和谐
-
描述:
本研究意图参照西方女性主义法律理论中目前新出现的一种理论转换来引导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的理论创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反家庭暴力运动在西方女性主义及由其引领的全球性妇女运动影响下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取得了理论、社会工作以及立法等方面的长足进步。在这场延续至今的运动中,反家暴运动者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框架下对女性的抽象、孤立、原子个人的理论假设,采用人权视角组织运动策略,与本土文化中的认为女性根植于社会关系、依赖具体情境而存在的视角发生了碰撞。由于缺乏理论自主和批判性反思,反家暴运动者将二者直接对立起来,认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