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曹禺】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话剧《雷雨》《日出》中女性形象再解读
-
作者:
杨智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出》
曹禺
女性形象
《雷雨》
-
描述:
在曹禺的《雷雨》《日出》等早期话剧中,女性形象大都以性格独特、个性鲜明著称,但她们同时又都是受害且值得怜悯同情的一类,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迫害几乎使她们丧失了与男性平等对话的权利。她们或失却自我但行为举止很是符合封建道德的规范要求;或具有雷雨性格,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最后还是落得母亲不像母亲、情人不像情人的悲惨结局,等等。曹禺在戏剧中没有简单地对女性作天使和妖孽的二元对立之分,女性形象大都在生活中确有其人,因而呈现出了个性鲜明的特征。
-
浅析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玉焕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以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广厚的人文关怀,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生动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女性形象,使剧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
浅论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蕻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曹禺
女性形象
-
描述:
曹禺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雷雨》中的蘩漪、《日出》中的陈白露以及《北京人》中的愫芳等,在这些人物身上,参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他深切地关注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悲欢离合,寄予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深沉的思考。
-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曹禺和夏衍剧作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夏衍
曹禺
女性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光明与黑暗相搏的时代,实际上光明是被压抑的、被包围的。夏衍和曹禺都感到时代的郁闷,都渴望用手中的笔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在时代号角的指引下,两位巨匠通过对现实的吸收与感应,为我们贡献出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的心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曹禺和夏衍正是以她们泣血的反抗向黑暗的时代发出强烈拷问。但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时代的头顶上发号施令,因而,这一群备受欺凌与压制的痛苦女性注定是失败的反抗者。
-
曹禺悲剧女性观探析
-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奥尼尔
悲剧女性
曹禺
-
描述:
曹禺以对中国妇女的人文关怀、同情与理解,塑造了一系列散发着独特人格魅力的悲剧女性形象。曹禺笔下的女性与奥尼尔笔下的女性在对爱情的追求方面存在明显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这在蘩漪与爱碧、陈白露与安娜.克里斯蒂、花金子与露斯的比较中可见一斑。曹禺悲剧女性观的形成受奥尼尔、西方其他剧作家以及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响。
-
关注女性命运 展现人文情怀:从曹禺剧作中的悲剧形象看曹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人文情怀
曹禺
-
描述:
曹禺先生在他的剧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有以侍萍、愫芳为代表的温柔贤淑、善解人意的传统型中国女性,也有以蘩漪和陈白露为代表的洋溢着生命的激情、充满现代气息的异类女性形象,正是在这类女性形象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女性境遇的深切体验和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人文情怀。
-
浅析曹禺戏剧人物之蘩漪
-
作者:
徐晓颖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人物分析
曹禺
-
描述:
本文就试图通过对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中的一个女性人物蘩漪的性格分析来的尝试探讨一下这个人物本身所负有的使命。
-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
-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夏衍
曹禺
女性
-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光明与黑暗相搏的时代,实际上光明是被压抑的、被包围的。夏衍和曹禺都感到时代的郁闷,都渴望用手中的笔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在时代号角的指引下,两位巨匠通过对现实的吸收与感应,为我们贡献出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的心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曹禺和夏衍正是以她们泣血的反抗向黑暗的时代发出强烈拷问。但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时代的头顶上发号施令,因而,这一群备受欺凌与压制的痛苦女性注定是失败的反抗者。
-
从蘩漪到愫方——简析曹禺笔下的两类女性
-
作者:
赵莹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曹禺
抗争
女性
-
描述:
戏剧大师曹禺在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塑造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蘩漪为代表的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积极同命运抗争的女性,一类是以愫方为代表的温顺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传统女性。本文通过对两类女性代表人物的性格,命运的解读,以及对作者的成长背景研究,简析了作者创作这两类女性的原因,独特心理,以及其意义。
-
复调式的创作:剧作家曹禺与其笔下的人物"陈白露"
-
作者:
张翠翠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语境
人物
创作个性
复调
曹禺
-
描述: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是曹禺先生创作的<日出>中的"陈白露"的台词.从纯真的女孩竹均沦落为"交际花"的陈白露,最后以自杀了结其23岁年轻的生命.<日出>塑造了一个悲惨的女性形象.陈白露的死,源自于黑暗社会的压制和扼杀,最重要的原因是源自于其悲剧性的人格和动机.自身的匮乏性人格,对奢华物质生活的沉迷,爱与安全感、归属感的缺失,自我实现力量的脆弱和逐渐被压制,用马斯洛的人格动机说来分析,陈白露的内部需要层次已经匮乏,导致其内心崩溃,又加之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失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