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看,她们和她们
作者: 阮慧勤   来源: 中国图书商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中日文学   中国女作家   《情爱画廊》   日本的教育   中国妇女   同性恋   陈染   日本女性   女性文学  
描述: 看,她们和她们
日本小说改编电影《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刘彩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浦友和   伊豆的舞女   三口   世界文学史   少女形象   日本文学   形象解读   日本女性   人物形象   川端康成  
描述: 《伊豆的舞女》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坛地位的重要作品,是其早期创作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短篇小说,这部作品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1]并先后六次被搬上荧幕,在电影
川上弘美《踩蛇》的现代日本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韩佳宏   李旭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诉求   女性群体   文学作品   生存状态   女性角色   日本女性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问题   形象分析   文学批评家  
描述: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要求独立存在,争取独立人格,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开始出现了质的变化。因此,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愈加成为许多文学批评家所关注的重点。而女性群体作为时代变迁中极富特殊性的一个性别群体,她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和心理诉求以及她们面对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时所作的抉择,都成为文
在压抑中认同、反叛和妥协—樋口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晓杏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妥协   资本主义   认同   日本女性   压抑   作品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女性肖像  
描述: 樋口一叶作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她不仅是日本19世纪末有着"明治紫式部"之称的优秀女作家,也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然而,长年困苦劳顿的生活和过早凋谢的爱情之花使她饥寒交迫、身心交瘁,1896年11月23日,被病魔
夏树静子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唐燕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巾帼不让须眉   阿加莎   中岛河太郎   日本女性   夏树静子   形象分析   兵卫   森村诚一   推理小说   女性犯罪  
描述: 一、夏树静子简介正如推理评论家中岛河太郎所言,自阿加莎离世,现今的欧美推理文坛已经无法列举出一长串的知名女性作家了,而日本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女性作家阵容强大、群星璀璨,显示出巾帼不让须眉之势,她们往往以独特的视角、曲折的情节、细腻的笔触引起读者广泛热议。日本女性推理作家中最负盛名的当推夏树静子,她不仅在日本国内反响强烈,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日本首位具有海外知名度的女性推
花开世博:记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裘索博士
作者: 海波   来源: 东方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大使   律师事务所   法律服务   日本女性   花园   浦东新区   律师界   日本国   上海女性  
描述: 四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慕名去著名女律师裘索家采访。不久前,我得到消息: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裘索被评上了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据我对裘索的了解,她不仅律师业绩出众,为上海外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她通过自己的才智,创造了十分精彩的生
花开世博:记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裘索博士
作者: 海波   来源: 东方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形象大使   律师事务所   法律服务   日本女性   花园   浦东新区   律师界   日本国   上海女性  
描述: 四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慕名去著名女律师裘索家采访。不久前,我得到消息: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裘索被评上了世博职业女性形象大使。据我对裘索的了解,她不仅律师业绩出众,为上海外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她通过自己的才智,创造了十分精彩的生
困境与突围:日本女性的婚姻、家庭与事业
作者: 胡澎   来源: 群言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事业   困境   20世纪80年代   婚姻   日本女性   中国读者   突围   家庭主妇  
描述: 提起日本女性,大多数中国读者脑海中大概会浮现出温柔淑婉的家庭主妇形象。特别是看过20世纪80年代日本影视剧的中国观众,多会对清晨手拿公文包在家门口躬送丈夫上班的日本主妇留有深刻印象。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日本社会日新月异,日本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形象早已变得复杂和多元。那么,“战后”以来的日本女性形象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不同历史时期她们是如何对待婚姻、家庭和
郭沫若早期自我小说中的日本女性形象
作者: 刘光华   来源: 郭沫若学刊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平等自由   新文学   自我小说   新思潮   郭沫若   日本女性   中国留日学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传统礼教  
描述: 郭沫若对日本女性形象的塑造,可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独创领域,不仅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在那个时代的特殊心态:追求平等自由、反对传统礼教的强烈要求,而且反映了西方新思潮诸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中日两国文化交汇的特殊作用。在这个意义上,郭沫若对于日本女性形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
作者: 刘劲予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美   凄美   虚无思想   丑美   文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日本女性   女性形象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川端康成  
描述: 悲美·丑美·凄美——论川端康成的《美丽与悲哀》刘劲予(广东教育学院)1961年月,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美丽与悲哀》在《妇人公论》杂志连载,直到1963年10月结束。小说吸引了日本各阶层妇女的注意,也引起关心妇女问题的各界人士的重视,这是一部在社会上...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