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盼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新女性   人物冲突  
描述: 众所周知,萧伯纳是一位持女权主义观点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女性为主人公。萧伯纳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魅力独特的新女性形象。他提倡女性在社会中要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同时社会也要尊重女性。在《华伦夫人的职业》这部戏剧中,萧伯纳无情地鞭笞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主义行径对女性的压迫,表达出对维多利亚时代受压迫女性的无比同情。此外,他还深刻地揭示了具有剥削本性和父权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是女性受压迫和奴役的根源。在这部戏剧中,两位女主人公个性鲜明。女儿薇薇聪明、冷静、独立、受过高等教育,同时具有反叛精神。而华伦夫人能干
浅谈虹影小说《英国情人》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凯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男权话语   隐喻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小说《英国情人》塑造了一个反传统、勇于挑战西方/男权话语的"新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分析该女性形象以及小说中对历史传统的颠覆性诠释,来解读女性主义者自我实现的迷思。
论《无名的裘德》中淑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刘妍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双重个性   新女性  
描述: 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对两性关系平等的理解和他的女性意识.《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淑的形象分析,发现她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被动消极的女性形象,而是集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于一身.小说中男主人公郁郁而终,女主人公精神毁灭.体现了新女性形象既鲜明,又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反映了哈代女性管观中矛盾的一面.他赞同女性的自我追求,却又担心和害怕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所带来的强大毁灭力量.
《棉被》中传统意识与新女性形象的冲突
作者: 张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传统意识   新女性  
描述: 《棉被》是日本近代自然主义作家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被称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私小说的开山之作。作品中描写新女性形象与传统意识的冲突,表明当时虽然处于男尊女卑等传统守旧思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但以横川芳子为代表的一批新女性已经开始觉醒。新女性不仅争取自由,还有智慧、有信仰、独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受男权主义观念的影响。
论《华伦夫人的职业》申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小小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观   堕落女性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一系列优秀的戏剧作品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华伦夫人及其女儿薇薇的女性形象,揭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作者的社会观,同时丰富对萧伯纳作品的研究
清末到“五四”新女性形象的建构与衍变
作者: 马方方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衍变   新女性  
描述: 清末到五四,中国思想界处于新旧交替、中西杂糅的思想多元年代,这一时期也正是旧时代女性向新式女性形象身份演绎转化的一个时期。在不断变换的历史情境中,新女性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戊戌维新时期的"新贤妻良母"到辛亥时期的"国民之母"与"女国民",再到五四时期的"娜拉",其中建构与演变的轨迹,因应了近代社会政治话语的变迁,同时也进一步延展出女性权利伸张的诉求。
虹影与郭小橹小说中“新女性”形象之探讨
作者: 张凯乙   来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权力抗衡   新女性   自我东方化  
描述: 在英国文学界受到好评的当代旅英华人女作家虹影和郭小橹在各自作品中都塑造了有别于传统东亚女性的"新女性"形象。此类形象的出现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女性日益复杂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身份提供了新的诠释,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作者对这类"新女性"形象的描写仍具有片面性,虽然看似标新立异,但在本质上与传统区别有限,又回归到如何在文化传播中突破"自我东方化"窠臼的问题。
社会转型期新女性悲剧命运根源探究——通过嘉莉妹妹和杜十娘的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吴崇文   李澜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新女性   悲剧命运   杜十娘  
描述: 美国作家德莱塞小说中的嘉莉妹妹和中国明朝文人冯梦龙塑造的杜十娘是两个拥有悲剧命运的女性形象。虽然二者不处于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但她们的可比性让研究得以继续。本文从她们作为社会转型期的新女性的共性出发,揭示了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成因,即女性的商品属性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
论《华伦夫人的职业》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孙小小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观   堕落女性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一系列优秀的戏剧作品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萧伯纳的戏剧《华伦夫人的职业》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位人物——华伦夫人及其女儿薇薇的女性形象,揭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作者的社会观,同时丰富对萧伯纳作品的研究。
《纯真年代》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简洁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纯真年代》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伊迪丝·沃顿(1862-1937)是美国20世纪较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出版于1920年的《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为读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上流社会生活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两位女主人翁详细的分析,揭示沃顿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反映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 1 2 3 4 5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