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漫电影《木兰》中的新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万先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木兰》   迪士尼动漫电影  
描述: 迪士尼动漫电影《木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纵观其成功的原因,对观众口味的把握以及对剧情和人物的成功塑造都功不可没。迪士尼电影的改弦更张的想法被用于各种传统的故事中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而这一次运用于动漫电影《木兰》无疑又是一次成功的实践。电影中塑造的木兰形象具有许多新形势下更丰富的内涵,她独立、坚强、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新女性形象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五四”以来文学作品中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李婷   来源: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变化   新女性形象   “五四”时期  
描述: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浪潮蓬勃发展起来的。这把解放运动的火焰从20世纪20年代一直燃烧到21世纪的今天,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即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女性形象,如"五四"时期的"出走"形象、战争时期的女革命英雄形象、建国后的"铁姑娘"形象及改革开放后的事业型女性。对这些发展变化的新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窥探出近代以来中国妇女的解放之路,也希望能借古观今,为当代女性的人格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1925年至1930年文学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演变
作者: 刘阳扬   来源: 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演变   国民革命  
描述: "新女性"一词主要指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自由、民主、个性解放的女性。这类女性包括革命女性、知识女性、摩登女郎等等。受到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这些女性在面对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时往往会展现出矛盾的心态,表现出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个人意志的影响。本文对于国民革命时期文学作品中新女性形象的考察,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女性身份的转变,通过观察从传统女性到新女性的过渡过程中发生的断裂和延续,分析女性的个性如何在政治话语的更迭中渐渐被消解,也可以看出革命活动对于五四知识分子心态上的影响。
从《三个感恩节》中的二元对立看女性形象重建
作者: 孙蓬蓬   孙妮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个感恩节》   吉尔曼   新女性形象   二元对立  
描述: 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作品《三个感恩节》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策略,分析文本中的三组二元对立项:男性与女性、物质与精神、家庭主妇与自由女性,揭示如何在男权社会构建一个自信、独立的新女性形象。
二十世纪初社会变革中的自由文化与新女性形象的视觉表现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文化   新女性形象   革命女性形象  
描述: 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都经历了空前的变革,女性意识也随之萌发和觉醒,文章从此入手,梳理了在社会变革和中国妇女解放思想影响下的新女性视觉形象的表现,以及之后抗战时期的革命女性形象的视觉表现。
《德伯家的苔丝》中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燕   来源: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新女性形象   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描述: 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通过生态主义女性视角对女主人公苔丝进行了细心的描绘,将文学、自然及女性完美融为一体。作者从女性与自然的体验出发,重新界定了女性自我的身份,抛弃了以男权为核心的内容,建立了女性独立的自我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
一个超越时代的女性人物形象:评《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
作者: 刘巍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新女性形象   傲慢与偏见  
描述: 《傲慢与偏见》写于19世纪之交,小说刻画了一个超越同时代的女主角—伊丽莎白。通过女主角对待爱情、婚姻、生活的态度,体现了一个有独立思想、敢爱敢恨、聪明睿智的当代女性形象。
《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娟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新女性形象   女性主体意识  
描述: 莱辛是文坛上声誉卓越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视角构建了女性话语,描写了女性经验,探索了女性自由的途径,注重女性寻求独立自我的刻画,凸显女性主体意识,以此来塑造新了反传统的新女性形象。《另外那个女人》就是探索女性独立自由的一部小说,它所传达给我们的是对女性自由的思考。
读爱丽丝·门罗的《办公室》——看加拿大新女性形象
作者: 李小莉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加拿大文学   女权运动   爱丽丝   新女性形象   一个女性   男权意识   “意识流”   门罗   诺贝尔文学奖   加拿大图书  
描述: 爱丽丝·门罗是20世纪加拿大文坛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以短篇小说著称,享誉国内外。门罗生于1931年,驰骋文坛数十年,发表小说百余篇,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文学总督奖及加拿大图书奖、文学新秀奖和加澳文学奖,2009年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办公室》这篇小说是门罗较早期的作品,是她1968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集《快乐阴影的舞蹈》中的一篇。这部小说集于发表当年荣获加拿大文学总督奖。作为一个女性作家,门罗关注女性、关注女权运动,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一个个都承载着时代的色彩,饱含着女性抗争的精神,
浅析《卖花女》中伊莉莎新女性思想的升华
作者: 逄勃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自爱   卖花女   萧伯纳   女性思想   接触过程   新女性形象   自我认知   金斯   女权意识   语言学教授  
描述: 在《卖花女》中,萧伯纳将伊莉莎塑造成了一个追求独立、平等、自尊自爱的新女性形象,并且在伊莉莎与息金斯等人的接触过程中,她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在萧伯纳的笔下,《卖花女》主人公伊莉莎从一个卑微粗俗的伦敦街头卖花女,在经过语言学教授息金斯的语言改造之后,成为了一名语言优美,举止优雅的女士,并在这个过程中伊莉莎在自我认知上也得到了升华,最终成为了一个独立、追求平等的新女性形象。实际上,在伊莉莎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