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二十世纪初社会变革中的自由文化与新女性形象的视觉表现
作者: 李雪梅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文化   新女性形象   革命女性形象  
描述: 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国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都经历了空前的变革,女性意识也随之萌发和觉醒,文章从此入手,梳理了在社会变革和中国妇女解放思想影响下的新女性视觉形象的表现,以及之后抗战时期的革命女性形象的视觉表现。
浅析胡也频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读《到莫斯科去》与《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作者: 纪晓霞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到莫斯科去》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胡也频   革命女性形象  
描述: 胡也频的小说《到莫斯科去》与《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塑造了两位鲜活的革命女性:素裳与白华。通过描写两位女性如何选择革命的道路,如何在革命道路中成长,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展示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紧密结合。当然,在素裳和白华的塑造中,作者也贯穿了"革命"与"恋爱"的文学主题。
男性视阈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以1927-1930年的“革命+恋爱”小说为例
作者: 乔春雷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视阈   情爱主体   去女性化   简单化书写   革命女性形象  
描述: 以1927-1930年"革命+恋爱"小说中的革命女性形象为例,从男性视阈出发,对革命女性的女性气质呈现出的"去女性化"倾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革命女性在"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中情爱主体性阙如,具有情感体验简单化的特征。这表明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文化对女性性别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男性视阈的局限也成为当时"革命+恋爱"小说在叙述上出现矛盾和简单化书写的成因之一。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