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谈李安东方电影中“叛逆”的女性形象
作者: 范妮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安   东方电影   新女性形象   自我   本我   弗洛伊德  
描述: 李安作为华人电影界的翘楚,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中心,诉说着他的电影梦。文章从李安多元文化创作背景和后殖民主义影响角度出发,观照和审视他创作的东方电影中那些"叛逆"的新女性形象。以《饮食男女》《卧虎藏龙》为例,分析影片中东方女性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及性格在全球化和现代性语境中的嬗变。李安正是在东方传统儒释道文化和西方现代女性解放的双重审美文化矛盾冲突碰撞中,凸显了东方新女性的精神追求和独立品格。这也为我们认识现代社会中的东方女性打开了一扇天窗。
试从麦吉的新女性形象分析乔治·艾略特的女性观
作者: 杜海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麦吉   自我牺牲   反叛   新女性形象   渴望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描述: 乔治·艾略特(1819-1880),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一百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目光。她的第二部半自传体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众多评论家及作家的高度赞扬。众多学者尝试着从各个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一系列的解析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对女主人公麦吉的描写以及对麦吉死亡结局的安排,乔治·艾略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女性”的形象。艾略特认为妇女追求自己权利的同时依旧需要肩负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他人可依靠的人。除了引论和结语,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包括两个部分。
浅谈婚恋交友类节目中女性形象塑造:以《非诚勿扰》为例
作者: 武珍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剩女   泛娱乐化   身体叙事   视觉快感   新女性形象   市场号召力   性别关系   女性形象塑造   都市女性   婚恋观  
描述: 《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成为我国极具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的新型婚恋交友类节目,创造了高收视率以及良好的经济效应。节目突破传统"相亲"模式,成功将爱情和婚恋"移植"到舞台上,通过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的女性主义赏析
作者: 杨春会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拓精神   西部边疆   亚历山德拉   美利坚民族   新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美国西部   薇拉·凯瑟   悲惨生活   女性主义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重点描述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活。自古以来,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中都因为历史中的西进运动而带有明显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也是美利坚民族最为自豪和自我标榜的民族精神。而薇拉·凯瑟的小说却致力于讲述女性拓荒者的开拓精神,展现出特立独行的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新女性形象。《啊,拓荒者》这部小说是薇拉·凯瑟出版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讲述美国西部边疆女开拓者的小说,该小说奠定了薇拉·凯瑟在20世纪
小妞电影女性人物形象呈现模式分析
作者: 周圣崴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模式分析   女性人物形象   叙事结构   新女性形象   灰姑娘故事   情感问题   潘多拉   人物原型   视觉媒介   时代女性  
描述: 小妞电影是以年轻女性为主角,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反映现代女性所关注的生活和情感问题,关注现代女性自我成长经历的浪漫爱情喜剧。在小妞电影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女性形象表现出相似的模式化特征,主要可归为"灰姑娘"、"潘多拉"与"花木兰"这三种模式。一、"灰姑娘"——在成长中收获爱情小妞电影中的灰姑娘角色相较于传统灰姑娘故事中的人物原型而言,具备以下几点相似与变异
五四“爱美剧”中的“新女性”
作者: 周成华   姜丽清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瑞   中国现代话剧   社会问题剧   男性话语   新女性形象   田汉   五四启蒙   话剧运动   女性解放   易卜生  
描述: 在"爱美剧"运动中,第一次出现了男女合演——由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惟一的女学生吴瑞燕演陈大悲《英雄与美人》中的女主角,这是话剧运动在女性解放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同时令人称道的是,"爱美剧"中还塑造了许多"新女性"的形象,这些"新女性"既代表了五四启蒙文学的女性解放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五四启蒙文学对女性的遮蔽。一、刚刚觉醒的新女性受易卜生"社会问题剧"影响,民众戏剧社的作家们也试图以"提
新评沈心工《学校唱歌集》
作者: 李静   来源: 人民音乐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游戏法   近代音乐   近代女性   放足运动   新女性形象   学堂乐歌   沈心工   学校唱歌集   时代女性  
描述: 沈心工先生是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家,被誉为"学堂乐歌之父"。对于他的历史功绩,已经有许多文章进行了评说。当笔者重新翻阅现在仅存的两册《学校唱歌集》时(《学校唱歌三集》已经亡佚),虽然中间隔着一百多年的时光,但是它们仍然激发笔者再一次对其中呈现出的文化价值进行梳理。因此,本文拟从"近代中国唱歌游戏的开山之作"、"仪式歌曲的确立者",以及"乐歌中的新女性形象"三个角度重新评述沈心工先生的音乐贡献与历史文化功绩。
电影里的电影人
作者: 刘志宏   来源: 家庭影院技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交往   电影   聚焦   情绪影响   平行发展   新女性形象   社会压力   人生   情感纠葛   旧中国  
描述: 《阮玲玉》电影里的电影人形象并不少见,不过大多是虚构的,下面就让我们缩小范围,聚焦一些真实的人物吧。《阮玲玉》讲述了旧中国著名影星阮玲玉的凄惨人生,包括她转变戏路取得巨大成功、受抗日情绪影响拍摄进步电影、演绎新女性形象、不堪社会压力留下著名遗言"人言可畏"自杀等重要历程,与演艺人生平行发展的是她与生命中的几个男人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的情感纠葛以及她与同时代演员、导演的人际交往,从戏里戏外全方位地展现其形象。
从《大街》的主人公看妇女选举权运动
作者: 丁慧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史   美国妇女   卡罗尔   好评如潮   新女性形象   克莱   社会历史环境   高潮阶段   文学奖获得者   上帝创造  
描述: 作为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路易斯在1920年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大街》。《大街》问世后一鸣惊人,好评如潮,连续再版28次,成了"20世纪美国出版史上最轰动的事件"。路易斯创作《大街》的时候正是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运动的高潮阶段,于《大街》出版的同一年美国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怎能对大规模的妇女运动无动于衷呢。当路易斯最初构想《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