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浅析新女性主义背景下中国影视剧的“小妞时代”走向:以《新闺蜜时代》和《小时代》为例
-
作者:
赵英君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性别叙事
小妞时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几年,中国电影电视产业不断发展,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特征也凸显出来,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最近的《小时代》、《新闺蜜时代》,女性角色渐渐丰富了荧屏,这种大众传媒对于观众意识形态的引导,更让社会深入思考了新时代新女性主义下的两性关系,影视剧更是向一种“小妞时代”发展。
-
浅析新女性主义背景下中国影视剧的“小妞时代”走向
-
作者:
赵英君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性别叙事
小妞时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近几年,中国电影电视产业不断发展,影视剧中的社会性别特征也凸显出来,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最近的《小时代》、《新闺蜜时代》,女性角色渐渐丰富了荧屏,这种大众传媒对于观众意识形态的引导,更让社会深入思考了新时代新女性主义下的两性关系,影视剧更是向一种“小妞时代”发展。
-
“后类型”视野当中的“小妞电影”
-
作者:
乔婧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小妞电影
类型
-
描述:
随着近年来中国荧屏上越来越多“小妞电影”活跃身影的出现,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影视创作者和制作人的重视。“小妞电影”一般指的是讲述当代年轻女性追求情感事业的故事,它将受众群体精确的瞄准年轻女性观众群体,满足当下年轻女性观众的观影需要。并从新世纪之初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在全球票房当中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小妞电影”的盛行说明市场对于这一含有新女性主义视角和类型化的影片的充分认可。本研究从类型电影和新女性主义两个角度入手,旨在全面证明这类风格活泼,受众层面多为年轻女性的电影能够作为独树一帜的类型电影而立足,从而为今
-
《杀夫》与《紫色》的对比研究
-
作者:
刘显茹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女性主义
新女性主义
《杀夫》
《紫色》
两性和谐
-
描述:
杰出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对世界女性主义文学做出卓越贡献。其妇女主义理论不仅鼓舞黑人女性反抗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也激励白人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她的代表作《紫色》正是其妇女主义思想的体现。该小说在1982年获得普利策奖,198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也是第一部由非裔美国女性获得这个奖项的小说。李昂是中国女性主义运动萌芽时期的知名作家。她在台湾文坛颇具争议,被称为“叛逆的女性”。《杀夫》是其发表于1983年的代表作。小说揭示了封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命运。李昂作品的批判矛头直指男权社会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为
-
论莱辛的新女性主义叙事艺术
-
作者:
曹月秋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叙事艺术
女性视角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作家
女性话语
振臂高呼
莱辛
玛丽
《金色笔记》
-
描述:
莱辛作为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中充分表现了对女性自我构建和两性平等的追求。但是其作品又不同于传统女性文学作品,没有以往的振臂高呼,没有声嘶力竭的呐喊,这使得莱辛有别于传统女性作家,可以说是更胜一筹,她一直强调两性之间并非真正对立,不必刻意苛求语言上的平等,她不赞成激进女权主义者构建女性话语体系的主张。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观察女性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真实再现女性精神上的痛苦和迷茫,在同男性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自我构建,完善并超越自我,对新女性主义进行了全面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