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背景下,中国式“小妞电影”存在的可能性与价值研究
作者: 陈昊姝   来源: 贵州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存在价值   小妞电影   类型  
描述: 小妞电影是欧洲近几十年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代表作有2001年的《律政俏佳人》和《BJ单身日记》、2006年的《穿普拉达的女王》、2008年的《欲望都市》等。它虽然诞生于英美国家,但已经在近几年风靡全球,而中国内地小妞电影也在悄然兴起。2009年担任编剧和导演的金依萌,执导了《非常完美》,完美的拉开了中国内地小妞电影的序幕,随后几年内,一大批小妞电影接连上映,《杜拉拉升职记》(徐静蕾导演)、《失恋三十三天》(滕华涛导演)、《北京遇上西雅图》(薛晓路导演)、《小时代》系列(郭敬明导演)、《一夜惊喜》(金依萌导
中国内地小妞电影研究
作者: 罗婧婷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小妞电影   类型  
描述: 小妞电影是近几十年来在欧美影坛上新出现的一种电影类型。代表作有2001年的《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 Sharon Maguire)和《律政俏佳人》(LegallyBlonde, RobertLuketic)、2006年的《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2008年的《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 Michael Patrick King)等。它虽然诞生与英美国家,但现在早已风靡全球,近几年中国内地小妞电影正在蓬勃发展。
“后类型”视野当中的“小妞电影”
作者: 乔婧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小妞电影   类型  
描述: 随着近年来中国荧屏上越来越多“小妞电影”活跃身影的出现,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影视创作者和制作人的重视。“小妞电影”一般指的是讲述当代年轻女性追求情感事业的故事,它将受众群体精确的瞄准年轻女性观众群体,满足当下年轻女性观众的观影需要。并从新世纪之初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在全球票房当中都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小妞电影”的盛行说明市场对于这一含有新女性主义视角和类型化的影片的充分认可。本研究从类型电影和新女性主义两个角度入手,旨在全面证明这类风格活泼,受众层面多为年轻女性的电影能够作为独树一帜的类型电影而立足,从而为今
孤独的探索者--试论陈染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黄树红   张伟平   来源: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新女性主义   孤独   先锋性   女性  
描述: 陈染小说的女主人公一个个在孤独中寻索平衡于男性的精神家园,表现出"女性像头发般纷乱"的特质;她们沉迷于探究女性自身的心理奥秘和生理奥秘,真切地想为女性的生存打开另一扇门;她们执着的探索,具有先锋性、超越性和新女性主义的特征.
大陆小妞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宋帅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大陆电影   类型片   小妞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小妞电影(Chick Flick)作为一种亚类型片,是小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妞文化是新女性主义在流行文化中的投射。20世纪90年代开始小妞电影在好莱坞兴起,2009年这个概念被引入中国电影市场,掀起了小妞电影拍摄和上映的狂潮。由于中国传统伦理的深刻影响以及中国女性特殊的解放方式等原因,大陆小妞电影中所体现出的小妞形象颇具独特性:在女性的家庭形象中,大部分电影专注表现作为“准妻子”角色的小妞,对其他角色表现较少;在表现职业女性时,带有一定偏见性,不仅弱化了女性的职业表现,强调拜金主义价值观,而且对女性成
《杀夫》与《紫色》的对比研究
作者: 刘显茹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女性主义   新女性主义   《杀夫》   《紫色》   两性和谐  
描述: 杰出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对世界女性主义文学做出卓越贡献。其妇女主义理论不仅鼓舞黑人女性反抗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歧视,也激励白人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她的代表作《紫色》正是其妇女主义思想的体现。该小说在1982年获得普利策奖,198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这也是第一部由非裔美国女性获得这个奖项的小说。李昂是中国女性主义运动萌芽时期的知名作家。她在台湾文坛颇具争议,被称为“叛逆的女性”。《杀夫》是其发表于1983年的代表作。小说揭示了封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命运。李昂作品的批判矛头直指男权社会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为
析《蜗居》对新女性主义的折射
作者: 顾琳   来源: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主体化   多元化   结构化   《蜗居》  
描述: 通过对六六的小说《蜗居》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性格多元化、女性话语结构化和女性写作主体化的特点,解构了"中心主义"与"二元论",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新女性主义的观点和特征,展示了新女性主义的理论意义,强烈地折射出新女性主义的精神。
读《中国女性文学新探》
作者: 徐小斌   来源: 光明日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女性文学批评   西方传统文化   菲勒斯中心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批评   新探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家   皮格马利翁  
描述: 读《中国女性文学新探》
电视剧天地 论新女性主义在当前电视剧中的崛起:以《杜拉拉升职记》和《婚姻保卫战》为例
作者: 许哲敏   来源: 电视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拉升职记》   新女性主义   婚姻   叙事动机   保卫战   天地   女性形象   电视剧创作  
描述: 在当前的电视剧创作中,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的剧作并不鲜见,然而这些作品大多以表达传统父权意识观念为目的。有别于此,以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和《杜拉拉升职记》为代表的带有新女性主义倾向的言说方式,令人眼前一亮。在这两部剧中,女性成为影片中真正的行为主体,通过女性角色制造叙事动机,主导影片的话语权,恰与主流叙事文本形成背离,而这种叙事的"疏离感"为吸引观众收视增添了些许砝码。
新女性主义的高扬:当代台湾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艳梅   来源: 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主义   封建礼教   八十年代以来   女作家   新女性形象   当代台湾   廖辉英   女性成长   台湾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新女性主义的高扬──当代台湾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李艳梅女性主义文学是指研究对象是以探讨女性问题为中心的作品,这里论述的是台湾当代女作家描写女性题材的作品。建国以来台湾的女性文学从发展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女性文学,多表现女子不...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