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中国】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新中国对新女性形象的塑造:1949—1965
-
作者:
李巧宁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塑造
新中国
新女性
-
描述: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1950—1965年新中国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着力塑造了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婚恋自主,把共同的共产主义理想作为爱情和婚姻的主要基础;勤俭持家,一切听党的话。这一塑造活动对当时女性的生产生活方式、范围以及精神气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新中国油画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中国
女性
油画
-
描述:
油画题材种类众多,本文论述建国后油画中的女性形象,介绍文革前文革时期和文革后的女性形象。尝从试中寻找出艺术题材的规律
-
新中国年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徐翊轩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新中国
年画
女性
-
描述:
起源,发展于汉唐,形成于宋代。新中国时期的年画作为中国年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中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开展了新年画运动,是年画作品的一次大变革。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美术作品中不可
-
新中国成立后及文革女性视觉艺术中的时代表情与身份颠覆
-
作者:
刘永亮
王力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文化
形象
新中国
视觉艺术
女性
-
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在视觉艺术中出现的女工农兵形象、女知青形象和女红卫兵形象都表现出了女性激情洋溢、豪迈坚强的特征。女性和男性一样成为新国家的主人,她们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建设、工业生产、阶级斗争
-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齐鲁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中国
上海影像
前十七年
海派文化
-
描述: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
-
新中国前十七年电影中的上海影像
-
作者:
衣凤翱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新中国
上海影像
前十七年
海派文化
-
描述:
新中国前十七年,基于创作环境的根本性改变,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都市性征渐趋弱化。海派文化视阈下,中国电影上海影像特质化表征的女性形象在女性解放的号召中文化性别逐渐消失。当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汇入
-
郭兰英:健康才能“老来俏”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健康必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扭秧歌
表演艺术
郭兰英
老来俏
人物
新中国
健康
-
描述:
歌剧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喜儿等一系列女性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由于对艺术的奉献,她先后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新中国60年文艺界十大影响力人物。
-
塑造美好的中国女性形象
-
作者:
杨建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私人领域
女性美
国画
女性价值
中国妇女
新中国
医疗美容
传媒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塑造美好的中国女性形象
-
烟标爱红装
-
作者:
张治云
来源:
中国商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图案
国营
烟标
新中国
古代神话
劳动妇女
山东青州
红装
卷烟厂
女性形象
-
描述:
烟标爱红装
-
毛泽东时代绘画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娄雪阳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绘画作品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新中国
中国妇女
毛泽东时代
女性形象
绘画创作
-
描述:
毛泽东时代近三十年的绘画作品中女性形象所呈现的面貌表面几乎是相同的——"中性化"特征。然而新中国成立十七年和文革,这两个时期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透露着本质的不同。一、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十七年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