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大河小说】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投入世俗、张扬生命—李劼人“大河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萌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劼人
世俗化
大河小说
女性形象
-
描述: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女性问题由于和国家民族问题紧密相连而倍受男性作家的关注。男性作家塑造女性形象大都站在启蒙和重塑国族形象的立场,将女性作为思想启蒙的对象、揭露社会弊端甚至展现自身欲望的工具,而忽视女性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正如孟悦、戴锦华在《浮出历史地表》中指出“女性在某一种意义上同其他字眼——人、个性解放、民主、科学一样,成为缓解这种焦虑,象征性地满足这种政治愿望的一个意识形态筹码。”大多数男性作家关注的是女性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而非女性本身。而李劼人“大河系列”中所塑
-
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
-
作者:
向荣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省
地缘政治学
文学中心
文学作品
文学成就
大河小说
中国新文学史
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
历史小说
-
描述:
成都作家李劼人是新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他的"大河小说"、特别是《死水微澜》无疑是新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从文学史的视角来看,李劼人的小说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他在30年代完成的三部小说中的诸多女性形象,特别是《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和《大波》中的黄太太,不但是新文学史上堪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笔下的虎妞等人并列的经典女性形象,而且在她们的情感结构中事实上还蕴含着近代中国早期的女权主义精神元素的萌芽;1912年当时21岁的李劼人在成都的《晨钟报》发表短篇小说《游园会》,据考证,这是新文学史
-
论李劼人小说自然主义色彩的巴蜀风情
-
作者:
刘阳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色彩
地域特色
蔡大嫂
小说创作
自然主义文学
成都地区
四川地区
大河小说
地方特色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劼人的小说以"大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为代表,反映了以成都为中心的整个四川地区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剧烈的社会动荡与思潮变幻,因此,其作品被评论者划为"历史小说"一类。不过,作者除了对宏阔的结构、繁多的人物和真实的历史画面摹写外,李劼人小说中同样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浓郁的地域特色。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李劼人怀抱对家乡的热爱,用平民的眼光欣赏丰富多彩的巴蜀文化,通过"风俗画"般的场景描写和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