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思潮】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对“女性解放”的呼声: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林为智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社会气氛
时代背景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反传统
文学思潮
女性解放
现实世界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时代背景众所周知,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整个社会气氛、观念心理和文学思潮都在发生着倒退性的变化。明中叶以来具有解放气息的反传统趋向,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古已有之的人生空幻感、落寞感和压抑感,带着实实在在的社会内
-
李白与拜伦诗歌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
作者:
蔡玲凌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
个性自由
拜伦
诗歌创作
相似之处
文学思潮
人文情怀
女性形象
中国古典文学
-
描述:
一、引言浪漫主义最早是出现在西方的一种文学思潮,它强调人的个性自由和独立性,着力表现个人的思想和感情,反对传统约束。"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也开始采纳浪漫主义一词来定位中国古典文学及诗歌。李白,一位
-
评吴圣昔对明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论述
-
作者:
吴秀华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中国文化
《诗经·国风》
文学思潮
《儒林外史》
传统女性
扭曲灵魂
文化角度
关系问题
女性形象
-
描述:
《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是一部从文化角度探讨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的著作。著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总论部分,是作者从总体上把握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二是分论部分,作者从明清小说关涉中国文化的十个方面入手,分别就明清小说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做了具体的论述。“为巾帼扭曲灵魂谱
-
随便谈谈
-
作者:
陈思和
来源:
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中国文学
比较文学
世界文学
研究对象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潮
果戈理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便谈谈
-
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摘编
-
作者:
胡天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会议论文
作家
妇女解放
女权主义者
丁玲
文学创作
文学思潮
国际研讨会
现代文学研究
女性形象
-
描述:
1993年3月25—28日,丁玲文学创作国际研讨会在丁玲故乡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桃花源宾馆举行。这次研讨会是中国作协、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来自海内外的作家、学者、新闻工作者近一百人出席了会议。严家炎、陈涌、郑愁予、雷加、朱子奇、田畑佐和子、崛黎美、张炯等知名作家与学者各自作了独具特色的发言,因为笔者没有他们的发言稿,而又不愿凭记忆转述他们的观点,所以这里无法向读者传达。下面仅将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开幕词、贺信贺电暂略)择其要者分类摘要如下,以供现代文学研
-
对冯至诗《蛇》的一种看法
-
作者:
岩佐昌暲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冯至诗
沉钟社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世纪末”
《昨日之歌》
文艺思潮
文学思潮
二十年代
女性形象
《莎乐美》
-
描述:
蛇 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地没有语言——/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莫要悚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在想着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光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潜潜地走过,/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这是冯至的诗《蛇》。《蛇》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品,但解放前没有人提起过这首诗。《蛇》是在解放后才获得崇高地位的。对这首诗第一次给了高度评价的是诗人何其芳。1959年何其芳在一篇后来收入《诗歌欣赏》的文章中提到冯至的两首诗《蛇》和《南方的夜》
-
刘宋文人诗之女性题材研究
-
作者:
陈春丽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士族文人
两种角度
文人诗
政治文化环境
研究对象
山水
女性服饰
女性题材
中心主题
刘宋时期
政权更迭
女性形象
生活现实
雅俗合流
诗歌创作
文学思潮
社会风气
齐梁宫体诗
诗运转关
政治取向
-
描述:
刘宋文人诗之女性题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