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
作者: 金莉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朱厄特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叙述人   枞树  
描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OrneJewet,1849—1909)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CountryofthePointedFirs,1896)是美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美国20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威拉·...
从《尖尖的枞树之乡》看朱厄特创作的女性视角
作者: 金莉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性视角   女性话语   女权主义   朱厄特   人物塑造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叙述人   枞树  
描述: 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OrneJewet,1849—1909)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尖尖的枞树之乡》(TheCountryofthePointedFirs,1896)是美国文学中的优秀作品。美国20世纪初著名女作家威拉·...
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
作者: 丁芸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   思嘉   《飘》   密契尔   艺术形象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小说  
描述: 本文探讨小说《飘》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不甘平庸、力图开拓奋进、执著追求实现女性自我价值为内核的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认约这是《飘》畅销流传的根本原因。
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
作者: 叶继群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作品   男权文化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女性的生存方式   十七年文学   女性形象塑造   女性意识觉醒  
描述: 近些年不少研究当代文学的著作,几乎都是以对“十七年”文学的全面否定为前提的,研究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论著尤其如此。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大量的“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为例.论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争取妇女解放的人间正道,从而起到了为“十七年”文学中女性意识正名的作用。
越南古代女性文学
作者: 余富兆   来源: 东南亚纵横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南文学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   胡春香   古代女性   十九世纪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民族语言   中国小说  
描述: 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尺,它受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精神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又随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兴趣衡进而不断充实发展。越南古代女性文学包括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作品,是越南古典文学宝库
越南古代女性文学
作者: 余富兆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南文学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   胡春香   古代女性   十九世纪   文学史   女性文学   民族语言   中国小说  
描述: 越南古代女性文学
六十年代以来的爱尔兰文学概述
作者: 丁振祺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六十年代   布赖恩   爱尔兰   谢默斯·希尼   都柏林   乔伊斯   奥康纳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描述: 1963年7月2日美国《时代》周刊有一幅封面画,生动地勾勒出当时正在形成中的新爱尔兰的形象。在“爱尔兰:古老草炭土上的新精神”的通栏标题下方,登着爱尔兰总理肖恩·勒马斯的肖像。在这位总理的任期(1959—1966)内爱尔兰开始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在谢农河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当时预计在今后二十年内外资将达到六十亿英镑。在勒马斯总理身后画着一座崭新
网上文学殿堂
作者: 晓江   来源: 电脑爱好者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幻小说   文学作品   古典文学   外国文学   世界文学   网上文学   现代文学   橄榄树   女性文学   图书馆  
描述: 近来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希望能提供一些好的站点地址,故此分门别类给大家介绍一些酷站,阁下如有好的发现,也请大家告诉大家,共同为我们的网上生活增添色彩。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