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勇士》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乔炳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的《女勇士》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本文从性别及文化的角度对《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揭示华裔美国女性在现代父权制社会和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抗争过程。
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描述: 汤亭亭(又名玛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越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亚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这三部作品,汤亭亭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建立了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事实证明,她是成功做到融合中西文化的最有影响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于1976年出版的处女作《女勇士: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女勇士》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很多学
文化冲突中的“婚恋”反思:试论陈若曦的婚恋小说
作者: 潘旭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婚恋小说   社会关注   文化冲突   政治隐喻   情爱反思   陈若曦  
描述: 陈若曦一生辗转于海内外,每一次的迁移都使她的文学生命更加厚重深沉。中西方双重文化氛围中的成长与跨越时空的生活体验,给陈若曦带来了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她以批判的立场反思传统文化对情爱的压抑,又以怀疑的态度看待西方现代性爱自由,在历史传统与社会现实中积极探寻一种“理想”的婚恋状态。她的创作并没有局限于情爱的小世界,而是在婚恋故事中融入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关怀。她以“坚持·无悔”的信念坚守着一名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更以文学创作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本文将以陈若曦小说中的婚恋题材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陈若曦的婚恋小说
论合资女性时尚杂志对中国时尚文化的影响
作者: 葛亚芬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态度   合资女性时尚杂志   文化冲突   消费观念   时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的眼光审视世界,开始用更加包容的态度理解文化冲突。在合资女性时尚杂志这块舞台上,中国的时尚文化在时尚观念、消费观念、女性形象以及审美态度方面,通过吐故纳新,逐步形成了新时代的时尚观,开始建立新的时尚
论三岛由纪夫作品中的矛盾性
作者: 徐莹丽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观   矛盾性   女性观   爱情观   文化冲突   三岛由纪夫  
描述: 三岛由纪夫在对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性,他的作品经常出现一些二律背反的公式,例如,美与恶,爱与丑,优雅与暴烈,青春与老朽,诚实与伪善,希望与破灭等等,让人感受到三岛无处不在的矛盾性。他常带着一种逆反和冒险的精神来演绎这些相反相对的概念和思想,体现在作品中主人公的塑造中。从强烈的冲突中我们体悟三岛本人的怪异美学观,并从中分析出不种文化的影响和他所倡导的“文武两道”,以及他对天皇的矛盾态度,都影响着三岛创作中和种种对立因素的形成。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三岛作品中的矛盾性作出梳理和认识。第一
印第安人的土地情与生存哲理: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痕迹》的生态解读
作者: 陶虹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女性角色   文化冲突   印第安人   土地   生态批评  
描述: 路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本土作家中最多产、最具有创作生命力的女作家之一。其独特的印第安口述叙述方式、地域传统的展现使她成为多元文化潮流中一个独特响亮的声音。她的小说《痕迹》虽然是描写印第安齐佩瓦人生活的“北达科他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却带领读者追溯了该系列小说所展现的土著文化和白人文化矛盾的源头。小说借印第安人纳娜普什的声音描写了《道斯法案》颁布后印第安人所承受的土地被剥夺、生存环境被破坏和传统文化丧失的多重创伤。随着现代生态批评热潮的涌现,印第安人小说中的土地观、环境危机意识和生态智慧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论《喜福会》中女性形象的女权理念
作者: 殷燕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章回体小说   华裔女性   文化冲突   谭恩美   女权主义   露丝   美国经典   寻找自我   《喜福会》   民权运动  
描述: "喜福会"特指每周一次的麻将会,是在美华人的母亲们寻求自我的寄托和精神溯源的聚会。[1]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和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专制下母亲的悲苦和母女在美中文化冲突下由冲突走向
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
作者: 李燕   来源: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   移民作家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文化冲突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严歌苓   短篇小说   新历史主义小说  
描述: 严歌苓(1959-)是目前北美华文文坛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品屡次在国内外华文文坛引起轰动,值得进行个案分析和深入研究。
悲剧的提示:走与留·命运选择·文化冲突——重新认识曹禺笔下三女性
作者: 杨苗燕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选择   曾文清   繁漪   文化冲突   精神追求   曹禺   内心冲突   女性形象   陈白露   阶级冲突  
描述: 一我常常在为繁漪、陈白露、愫芳这三个女性的命运而流泪的同时,反复地诘问自己:到底是什么使她们得到这样的命运结局?曹禺又是怎样表现她们的命运选择的?传统的阶级冲突说已经不能满意地回答我的问题了,我不得不将视野投入到更深的层面
论《废都》的民间性及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达理克·法拉马为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废都》   解读   贾平凹   民间性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观,则可以看出,进入90年代的中国现代社会在转型过程中,文学对女性思想观念的重塑有着十分鲜明的传统与现代思想文化冲突的特征.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