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故事】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自己动手制作1/6女性人物:哥特Gothic
-
作者:
蜘蛛
来源:
模型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人公
吸血
人物
故事
制作
心灵
女性
-
描述:
人物故事设定女主人公本身是个神职人员,处在一个人与吸血鬼共存的时代。在不断消灭吸血鬼的战斗中,她的心灵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
-
《堂吉诃德》的意义及女性形象描写
-
作者:
裴涛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塞万提斯
故事
桑丘
伪作
《堂吉诃德》
形象描写
小说
女性
-
描述:
写小说的第二部。1614年在他即将完成之时,听到有人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集,十分气愤,因此他在书中揭露了伪作,并结束了堂吉诃德的故事。
-
形的承袭 意的颠覆:解读阿特伍德小说《预言夫人》对哥特传统的戏仿
-
作者:
薛冰莲
来源:
山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成长小说
阿特伍德
哥特小说
加拿大
故事
哥特式小说
哥特传统
戏仿
女性形象
-
描述: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的文学女王”,曾获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卡拉克科幻奖,加拿大吉勒文学奖,英国最高奖项布克奖,并获得了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阿特伍德的写作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范围包括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儿童文学等,广受国内外批评界的赞誉和读者的喜爱。批评家把她和勃郎特姐妹、伍尔夫、和莱辛并列进行研究。她的作品大多是通过女性视角观察女性之间,以及女性与社会的关系,并把女性问题置于历史政治等广阔的视野之中。此外,阿特伍德广泛关注人权及生态问题,并“擅长于用后现代的创作手法来表现政治意义”
-
女儿故事男儿心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文史杂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渭
创作活动
女儿
中国古代作家
性别优势
故事
妇女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由于历史和传统在社会角色分工上派定的性别优势,中国古代作家绝大多数是男性。他们的创作几乎涵盖了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全部。宋元明清作品中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绝大多数也是男性笔下所塑造的。不必怀疑他们以女性立场替女性扬眉,代女权说话的开明意识和积极态度;
-
强悍的上班女郎
-
作者:
李一鸣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办公室
女权主义
主流电影
故事
主流叙事
都市女性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黑社会犯罪
-
描述:
上班女郎的故事可以看作是现代都市女性自己的传奇,它们的出现给女性进入电影的主流叙事提供了一种新的契机。大多数电影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一种类型化方向发展。例如它的故事、人物、背景以及情节模式,甚至
-
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
-
作者:
欧翔英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妇女解放
阿特伍德
妇女运动
基列
故事
反革命
厨房
小说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权主义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的小说《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以下简称《使女》)正是这样。小说暗示美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危机四伏
-
问天下,谁是英雄?
-
作者:
郭梅
来源:
厦门航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利益
状元
宰相
女英雄
比武招亲
故事
丈夫
机会
男人
女性文学
-
描述:
似乎英雄都快成了男性的专利了,所以少有人听说过英雌,但女性对英雄的见解却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如此,很多时候,她们眼里的英雄才是具有定义性的,才是最主流的标准。
-
新书物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男生女生(银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流光
军人
爱情
角色扮演
故事
物语
所有人
女性文学
小说
-
描述:
接力出版社新年力荐王海鸰、饶雪漫两位女性文学领军人携手力推年度小说新人余思首部长篇《细雨湿流光》隆重上市经典节选:"到我二十二岁那一天,我们就去领结婚证吧。"何铮说过的这句话在最初的时候带给季雨巨大的感动,让她在初尝爱情的时刻感受到了一望无际的温情,而那时候他们才在一起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热恋中的男
-
理解狼
-
作者:
李映红
来源:
文学界(原创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解
女作家
文化语境
人类社会
寓言
动物园
故事
女性文学
老虎
精神
-
描述:
同男作家相比,女作家更擅长审视内在情感世界,关注自身精神境遇,因而,她们的作品也更具善意、更富同情心,同时更追求一种纯粹和完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给女性文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她们的创作实践得以在多个向度上展开,她们的创作也就更加丰富多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湘潭市女子作家协会应运而生,可谓生逢盛世矣。于是,我们特辟此小辑,让这个协会主席团的六位主将靓装出镜,闪亮登台。———易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