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抗战时期】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抗战时期国共关系与《新华日报》中的工农女性形象
-
作者:
方红姣
周锦涛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农女性形象
抗战时期
《新华日报》
国统区
-
描述:
抗战时期国共关系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而《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在国统区的机关党报,对这种变化经常发表自己的政见与主张,而其中对国统区工农女性形象的描述与反映,也无不是对这种两党关系细微变化诠释的晴雨表。
-
沈从文笔下的云南社会
-
作者:
张永杰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生命思考
抗战时期
云南社会
-
描述:
抗战时期,身居昆明的沈从文写下了很多关于云南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从多方面披露了抗战时期的云南世俗市侩的社会风气,还刻画了一类"软体动物"似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形象。与
-
抗战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姚霏
马培
来源:
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形象研究
女战士
宣传画
女性形象
-
描述:
抗战时期出现了大量宣传抗日、动员民众的宣传画,其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类:战争受难者,包括颠沛流离或被强暴的女性;抗战支援者,反映女性制作冬衣、救护伤员、投身生产等活动;战斗一员,即女战士。这些形象都是战时女性真实境遇的写照。
-
永恒的女性:抗战时期中国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楠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中国人物画
女性形象
转变
写实
-
描述:
抗战时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女性形象具有历史的、绘画史的研究意义。对其女性形象的研究首先要对抗战时期的女性社会历史做解读;其次探索了抗战时期中国画创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审美感受与审美表达;再次对抗战时期
-
郭沫若抗战历史剧女性形象浅析
-
作者:
李畅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文学作品
抗战时期
类型化
郭沫若
女性形象
历史剧
-
描述:
郭沫若在文学作品中善于塑造女性形象,诸如女神、母亲、叛逆的女性等等,抗战时期的历史剧也不例外。郭沫若六部抗战历史剧中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尤其是主要女性形象,以她们的鲜明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仔细思考,我们不难看出婵娟、如姬、聂嫈、春姑、阿
-
试论国统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映如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作家
抗战时期
个性解放
三十年代
传统美德
女性形象
社会心理
国统区
审美理想
-
描述:
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四十年代国统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她们与五四以来文学的女性形象的联系与发展,由此考察抗战时期时代、民族、社会心理,以及作家审美理想、道德评判的微妙变化。我们把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划分了四种类型,以便于分析、研究。
-
青年女性魅力何在
-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花淀》
“人的文学”
中国文学
人性
魅力
现代化进程
抗战时期
人的主题
中青年女性
五四时代
-
描述:
读孙犁的小说,你会觉得,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得最主要、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女性形象,这些青年女性留给你最深刻印象的,不是那个时代尖锐深刻错综复杂的社会予盾,也不是被社会所看重的超凡出众的品质、毅力和才能,倒更多的是一些女儿态,是一些性别特征十分鲜明的女性所独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