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戏曲】搜索到相关结果 44 条
-
他者目光中的“天使”:中国戏曲的女权文化解读之一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戏曲
异化
-
描述:
女性形象异化,是我们结合戏曲考察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时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菲勒斯中心”强势语染指下,被异化的戏曲女性形象从正面可归结为“受礼赞的天使”原型。作为男权他者眼中的“天使”,该原型又具体化
-
他者目光中的“妖魔”:中国戏曲的女权文化解读之二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戏曲
异化
-
描述:
在“菲勒斯中心”强势话语染指下,被异化的戏曲女性形象从反面可归结为“遭诅咒的妖魔”原型。梨园舞台上,两性对比中屡屡作为嘲笑、抨击对象塑造的“妒妇”、“祸水”等,有不少属于他者目光定位的“妖魔”之列
-
古典戏曲女性离愁类型梳理
-
作者:
赵燕君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
戏曲
女性
-
描述:
在星光灿烂的古典戏曲长河里,女性人物各显光彩,令人眼花缭乱。就其女性离愁,只要加以分类,再行类比,便可见离愁万种,各有其妙。
-
清代戏曲家许鸿磐研究
-
作者:
耿陈陈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许鸿磐
《六观楼北曲六种》
戏曲
-
描述:
许鸿磐,字渐逵,号云峤,山东济宁人。著有《方舆考证》、《六观楼文存》、《六观楼诗存》、《六观楼北曲六种》等。本文参考了许鸿磐及其好友的诗文戏曲,又查阅了地方志等工具书,对其家世、生平和交游情况进行了
-
论中国传统戏曲与曹禺戏剧创作
-
作者:
罗文婷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话剧
曹禺
戏曲
-
描述:
剧真正实现了中国话剧民族化地成功探索。虽然曹禺的戏剧创作十分明显地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影响,但是其作品血脉中所融化的仍旧是从中国传统戏曲中一脉相承而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和民族审美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戏曲养分
-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文人传
-
作者:
刘红艳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杨贵妃
形象
演变
戏曲
-
描述:
学界对于我国古典戏曲中杨贵妃形象的演变轨迹及其原因,目前仍因缺乏系统研究而难免出现似是而非之论。笔者草成拙作,正是要在这个方面略陈一得之见。 第一节主要探讨古典戏曲中杨贵妃形象的时代演进。这部
-
田汉的戏曲观与戏曲创作
-
作者:
孙旻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戏曲观
田汉
戏曲创作
戏曲
-
描述:
田汉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的先驱者,是杰出的戏剧家、文学家、诗人和早期电影、音乐事业的组织者与活动家。 田汉一生为人坦诚,才华横溢,至诚至善。他坚信“一诚可以救万恶”,痴迷艺术,不善
-
清代“自况”戏曲创作研究
-
作者:
陈磊磊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自况
创作
戏曲
-
描述:
“自况”文学传统从明代开始渗入到戏曲创作中,逐渐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自况”性戏曲是指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有意识地将个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情和理想怀抱等寄寓到人物故事中去的一种戏曲类型
-
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
-
作者:
谢拥军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明清时代
戏曲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以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作为主要的关注点,全面、细致而深入地探讨明清戏曲女性情爱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功能特征、基本特色与社会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 >> 详细
-
清代女性戏曲、弹词与性别话语
-
作者:
孙晓靖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弹词
女性写作
戏曲
-
描述:
本文将论述时间定位于清代,对象则是女性所创作的戏曲与弹词。试图从女性这一特定创作群体出发,主要以“女扮男装”这一在她们的创作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情节模式为切入点,来探寻当时女性在自身性别认同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