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120 条
-
山鬼情怀::读叶梅的《回到恩施》
-
作者:
何西来
来源:
厦门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鬼
副区长
峡江
九歌
拟人化
恩施
小说集
艺术形象
屈原
意象
-
描述:
李建军为叶梅的小说集《妹娃要过河》所写的序言,用了“或有人兮山之河”的标题,这是屈原名作《九歌·山鬼》的首句。山鬼,在屈原的诗歌中,是荆楚峡江山水瑰丽奇绝之美的一个拟人化了的意象。屈原向以“香草美人
-
宋词中的女性美
-
作者:
吕顺泽
来源:
读与写(高中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文学
内美
真性情
描写
词体
宋词
诗经
女性形象
意象
-
描述:
人为万物之灵,而女性秉天地之灵气,更有其特美之处。我国文学自《诗经》起,就非常重视描写女性形象。到了宋代,女性形象更是演变成词体文学中的优势意象,为众多词人所青睐。宋词中的女性美,重视的是女性的内美,能体现真性情的性灵之美。"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
-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
作者:
张晶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
描述: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交融——温庭筠乐府诗简论
-
作者:
张晶
来源:
文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整体美学效应
乐府诗
结构主义
作品
审美价值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价值
整体效应
-
描述: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晚唐著名诗人。温、李(商隐)并称,可见温氏在当日诗坛名声颇盛。诸体之中,温氏尤长予乐府歌诗。集中计有乐府篇什五十余首,占其金部创作的六分之一左右。这些诗作,其意象
-
以爱情之歌 写生命之悲——李贺《苏小小墓》赏析
-
作者:
陶庆梅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前文本
等待
西陵
李贺诗歌
爱情主题
南朝乐府
女性形象
同心
意象
-
描述:
的沃土;而在李贺的这首诗歌中,我们却仿佛又隐约听到了苏小小的歌声:妾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是南朝乐府《苏小小歌》.的确,这两首诗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是围绕着"结同心"的爱情命题组织意象;而两
-
美国“自白派”诗潮中的爱俪儿——西尔维娅·普拉斯
-
作者:
孙靖
刘锴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白诗
诗潮
普拉斯
惠特曼
诗歌理论
自白派
战争
女性形象
意象
社会性质
-
描述:
美国“自白派”诗潮中的爱俪儿——西尔维娅·普拉斯
-
《阅读与写作》2010年总目录
-
作者:
暂无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阅读
诗歌创作
写作
中篇小说
爱情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意象
晚清小说
-
描述:
《阅读与写作》2010年总目录
-
房间意象在当代女性文本中的嬗变
-
作者:
刘立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女作家
女性文本
房间
陈染
林白
生存体验
当代女性
女性主义
意象
-
描述: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以《一间自己的房间》来命名其女性主义的经典之作。房间之于女性主义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当代女性文学作品中,许多女作家对"房间"情有独钟,房间的表达、书写的方式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其内涵、价值和意义也日趋丰富。列斐伏尔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平台",相反,当代的众多社会空间往往矛盾性地互相重叠,彼此渗透。
-
荡气回肠灵秀旖旎
-
作者:
张宗刚
来源:
神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普罗米修斯
生命
女性视角
诗歌
康桥
彰显
呼吸
长诗
意象
英雄史诗
-
描述:
康桥诗歌的魅力,在于善以女性视角观照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亦秀亦豪,腕挟风雷,显示出可嘉的结构能力、出色的叙事功底和非凡的抒情才华。康桥早期的《白昼睁开眼睛》、《我们死去的兄弟》、《夜歌就此出发》等作,呈现出小夜曲般的妙曼清新,亦初显黄钟大吕之气象,铜琶铁板之壮美。康桥后期的长诗《生命的呼吸》、《征途》,则以其雄健悲壮,铿锵有力,以其对史诗品格的自觉追求,有力地支撑起军旅女性文学的诗性天空。
-
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王小燕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审美视角
语词
审美特质
中古诗歌
社会主题
婚恋主题
追寻主题
女性形象
意象
-
描述:
有关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虽成果颇丰,但讨论的问题大多集中于类型化的女性形象分析及对女性形象文化意义、思想意义的阐释,且以宫体诗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为这一领域仍存在待拓展的研究空间。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研究的意义并不仅限于对上述内容的揭示,还可拓展至对女性形象所隐含的男性文人心态及文学审美观的探求,尤其是对尚未充分引起重视的精细的女性描写手法的考察更应是题中应有之义。本文研究的旨趣即在于此。本文秉持宏观分析与微观探究结合的研究立场,将分四个层面展开中古诗歌女性形象的研究:一、女性形象塑造的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