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革命之路》
作者: 屠献芳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革命之路》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描述: 理查德·耶茨,是美国“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其处女作《革命之路》于1961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2008年底,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电影斩获金球奖,使这部小说再次受到读者的青睐。评论界普遍将它看作是一部关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现实的小说,大多着眼于“美国梦的幻灭”这一主题,但迄今还未有人关注小说中几位女性的生存困境及其原因。因此本文尝试以女性主义为视角,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重新解读《革命之路》,以期对该小说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为研究理查德·耶茨和他的作品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
凤凰涅槃——《女勇士》中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研究
作者: 李静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他者   文化混杂   双性同体   性别身份  
描述: 汤亭亭(马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华裔美国作家中的领军人物。她的作品《女勇士》以独特的叙述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绚丽的中西方文化元素等震撼了当代美国文坛,并引发了华裔美国文学的第一个高峰。身为华裔女性的一员,汤亭亭遭受了来自美国主流社会和华族内部的族裔和性别的双重排斥,然而,正是这种“双重边缘化”的地位为她提供了同时审视中美两种文化的优越视角。作者在作品中解构了华裔女性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刻板形象,并在美国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重新建构了华裔女性的身份。 本文在分析这部作品的基础上,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和
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性别身份的另类阐述
作者: 黄翊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作品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双性同体   身体   性别身份   女性形象   符号化   中国当代艺术   性别角色  
描述: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将"身体"归纳为三种:消费身体、肉体身体、符号身体。其中符号身体指的是人们在长期形成的审美意识中作为习惯定势的"意指"符号所共同构成的一个视觉符号或多个视觉符号的集合,是非自然性的、抽象化的。很显然,就艺术作品中除了行为艺术中的身体具有多重性外,架上绘画和雕塑作品中被创作和被表现出来的身体,都属于符号身体
从性别视角看中国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悖论
作者: 郭海鹰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异性恋   现当代女作家   男权中心主义   书写   性别视角   女性写作   女同性恋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描述: 女作家的女同性恋书写总被认为是女性颠覆异性恋霸权、反抗男权中心主义的一种方式。而在进行文学创作和阅读时,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视角。由于性别视角的长期缺失,存在于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性别内涵往往成为盲区。因此,本文拟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选取中国现
< 1
Rss订阅